Der Zug Heinz Bienefeld专辑 [Vol.5]

  • Commentary
  • decrypted from 3CB0D81BF933ADF86CFCC28AE8B1CCB0 source file
Citation preview

Der Zug / 中国年轻学子于德国创办的建筑学杂志 第五期 / 2017 年 12 月 / 维也纳

Der Zug. Architekturzeitschrift aus Deutschland herausgegeben von jungen Chinesen. Vol. 5 Dezember 2017 Wien

《Der Zug》是由一群正在或曾经求学于欧洲德语区的 年轻人发起并创办的一份民间的建筑学杂志,不定期 以电子刊物的形式于网络发行。刊载内容以德语区乃 至欧洲范围内的建筑、建筑师介绍及建筑教育、理论、 历史为主,设有“教育”、“历史”、“译文”三个 固定专栏,并尝试以“专题”形式对特定主题进行写 作和讨论,以期对欧洲建筑学有更全面深入的观察和 理解。参与其中的每一位作者和编辑都乐于将所见、 所学、所感、所知、所思与更多的人分享,为将其转 化成中文语境的建筑学资源尽所及之力。

»Der Zug« ist eine elektronische Zeitschrift und wird von einer Gruppe junger Chinesen herausgegeben, die in Deutschland sowie anderen deutschsprachigen Räumen studieren oder studiert haben. In diesem Heft geht es um Vorstellungen und Forschungen über die Architektur im deutschsprachigen bzw. abendländischen Raum. Es enthält in jedem Volume drei feststehende Rubriken: »Bildung«, »Geschichte« und »Dokument«. Unter der speziellen Rubrik »Feature« befinden sich Forschungsberichte und Diskussionen zu einem bestimmten Thema, damit ein intensiveres Verständnis der europäischen Architektur erreicht werden kann. Das Ziel der Zeitschrift ist, eine solide Plattform für freie, unabhängige Diskussionen einzurichten, damit das Gelernte und das Gedachte als architektonische Ressource in den chinesischen Kontext überführt werden können.

编辑团队(以汉语拼音序列排名)

Mitglieder der Redaktion: GONG Chenxi, JIANG Jiawei, QIAO Liang, SU Hang (Redaktionsleiter), ZHANG Jie, ZHANG Zao

龚晨曦

建筑学 硕士 / 耶鲁大学 / 建筑师

江嘉玮

建筑学 在读博士 / 同济大学





建筑学 硕士 / 柏林工业大学 / 建筑师





建筑学 在读硕士 / 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





建筑学 在读博士 / 维也纳艺术学院





建筑学 博士 / 天津大学 / 教师

Hauptredakteure des Vol.5: ZHANG Jie, GONG Chenxi Grafikdesigner: WU Chao Beraterin für Fachdeutsch: ZHANG Zhen

美术编辑 吾



建筑学 在读硕士 /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Redaktionelle Mitarbeiter: LIANG Yingcheng ZHANG Xiaojun

德语顾问 张



建筑学 在读博士 / 亚琛工业大学 / 建筑理论教席助教

助理编辑 梁楹成

建筑学 硕士 / 亚琛工业大学

张晓骏

建筑学 硕士 / 密西根大学 / 建筑师

版权声明 凡稿件经《Der Zug》录用,视为作者同意将其作品的 文本以及图片授予本刊使用。本刊仅有自行汇编作品 内容、行使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及数字出版的权力; 经录用稿件的文字及图片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本期主编

张洁,龚晨曦

编辑邮箱

[email protected]

《Der Zug》的创意、题名、图标及文字说明等版权均 归《Der Zug》编辑团队所有。

目录

[编语]

1

探索宾菲之探索 张洁,龚晨曦,苏杭

[历史]

[专题]

8

师承与独寻: Heinz Bienefeld 的执业初途回顾





24 孔洞与覆层: 记 Heinz Bienefeld 自宅改造

林 俐

37 Schütte 宅 : 图纸和洞窗

龚晨曦

60 材料呈现: 对于 Babanek 宅中玻璃与砖两种材料的解读

杜清娴

74 异曲同工: Bienefeld 与 Lewerentz 的六点比较

王希娴,苏凌堃

89 Heinz Bienefeld 和二十世纪的手工砖造 叶静贤

[译文]

108 关于 ( 材料 ) 表面和空间效果的相互关系 林云瀚 译 / 朱承璋 龚晨曦 校

113 细部 :Nikolaus Kuhnert 访谈 Heinz Bienefeld 林云瀚 译 / 朱承璋 龚晨曦 校

120 Wilfried Wang 访谈 Heinz Bienefeld 龚晨曦 译 / 李臻 张洁 校

[教育]

128 从感知到分析: 第二次 Heinz Bienefeld 讨论短课总结

龚晨曦

Inhalt

[Editorial]

1

Erforschen Heinz Bienefelds Erforschungen ZHANG Jie, GONG Chenxi, SU Hang

[Geschichte]

8

Nachfolgen und Suchen: Ein Rückblick auf die frühe Phase der Praxis von Heinz Bienefeld SU Hang

[Feature] 24 Durchbruch und Oberfläche: Der Umbau vom Haus Derkum

LIN Li

37 Haus Schütte: Zeichnungen und Fensteröffnungen GONG Chenxi

60 Präsentation der Materialien: Interpretation der Anwendung von Glas und Backstein im Haus Babanek DU Qingxian

74 Andere Wege, gleiches Ziel: Ein Vergleich zwischen Bienefeld und Lewerentz unter sechs Aspekten WANG Xixian, SU Lingkun

89 Heinz Bienefeld und das handwerkliche Mauerwerk im 20. Jahrhundert YE Jingxian

[Dokument] 108 Über die Wechselwirkung zwischen Oberfläche und Raumwirkung LIN Yunhan / ZHU Chengzhang, GONG Chenxi

113 Detail: Heinz Bienefeld im Gespräch mit Nikolaus Kuhnert LIN Yunhan / ZHU Chengzhang, GONG Chenxi

120 Interview mit Heinz Bienefeld von Wilfried Wang GONG Chenxi / LI Zhen, ZHANG Jie

[Ausbildung] 128 Von der Wahrnehmung zur Analyse : ein Protokoll vom Stegreif "Reading Heinz Bienefeld" GONG Chenxi

125

www.gmp.de

[征

稿]

家具与现代室内 Furniture and Modern Interior

撰文:江嘉玮

解题 家具与现代室内和现代建筑从十九世纪到当代经 历过类似的变革,它们紧密相关。与现代建筑一样, 家具与现代室内也都经历了去装饰化、去喻像化、预 制装配、批量化大生产、消费品流通、人工智能建造 等转型及挑战。研究家具和现代室内可 以在技术、美学、 风俗研究、政治诉求等各种学科视角之间转换,涉足 设计行为、创设品牌、手工造物、日常生活、政治经 济批判等各式议题。此类视角及议题常常交错、互补 乃至发生冲突。比如,技术革新在小型器物上取得长 足进步的同时,传统手工艺也藉由对高雅品质的维护 而顽强保存在高端消费品设计中,这尤其体现于战后 意大利与法国的品牌设计。再如,对构建一种新生活 的美学的意图落实到微小层面的家具和室内设计上时, 已经被“大生产 - 大消费”模式逐渐推至制造业边缘的设 计师有可能通过设计小器物来改造人们的日常生活视 角,从而反过来重新介入当代的造物模式里。关于家 具与现代室内尚有诸多未被充分讨论的研究课题。 家具覆盖的物品非常多,包括各种居家用品(桌 凳床柜乃至锅碗瓢盆)以及各式公共及半公共空间(车 站、百货商店、办公楼、教育机构)中的器具。家具 与现代室内息息相关,均得益于现代化进程带来的物 质繁荣。在与我们的日常起居紧密相连的同时,家具 与现代室内与现代建筑一并塑造着我们的造物美学, 而这正是催生新的生产观念与新的生活形态的关键因 素。作为广义设计师的建筑师自然也就成为本期征稿 尤为关注的对象。由于实现难度相对较小,很多建筑 师和设计师都以家具与现代室内作为进入行业的入门 训练。也正因为家具与现代室内很多时候面向私密领 域与共有领域,客户在接纳这类设计时也就比接纳一 座建筑的设计能展现出更多的自由。建筑师如 Eero Saarinen、Franco Albini、Kazuyo Sejima 等既做建筑也 设计家具,还参与展陈设计等;有的会突显家具自身

的性格(或优雅或诙谐,或奔放或冷淡),有的会刻 意制造室内、家具、人三者之间不平衡的张力(尤其 当人的身体性介入后),有的会追求令家具与室内在 整体格调上服务于建筑(即以营造建筑空间及氛围的 思想统筹家具与室内设计)。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建筑师通过设计家具与室内而展现的造物行为与立场 同时指向两个渐行渐远的尽端:设计趣味与社会介入。 这两个尽端分得越开,建筑师的身份就越陷入尴尬; 反之,两者离得越近,建筑师越容易将职业抱负叠加 于社会改良之上。本期组稿正是选择以家具和室内作 为切入点,讨论上述纠缠不清的议题相互之间能否和 解、如何和解。 关于家具和室内的设计与创作,在历史、理论和 批评领域内经历过长达半个世纪的探讨。理论家如 Reyner Banham、Manfredo Tafuri 等除建筑评论外都热 衷于给家具和产品设计写评论,他俩早期的评论后来 分别导向了对“技术乌托邦”的热衷以及对“操作式史学” 的批判。史学家 Sigfried Giedion 曾大量涉足对机械化 的研究,着眼的基本都是家具和室内设计,在名作《机 械化统领一切》一书里提出了专利申请对设计之推动、 构建舒适度、对运动的物化、家政学与家电的演化等 研究议题。而像 Joseph Rykwert 等史学家主张通过社会 习性来研究家具,比如椅子和坐姿的演变,这更偏向 一种人类学研究的视角。 简而言之,本期“家具与现代室内”希望探讨二者在 广义的设计、流通、社会理念等层面的话题,一来细 致地看待它们如何与现代建筑一同演进,二来为当下 的设计实践提供更多灵感。

征稿 本期征稿共分三个版块。 (一)个案研究 A. 研究建筑史、产品设计史中涌现的经典案例, 可以挑选某一案例深入解读,也可以多个案例横向或 纵向对比。以下提供若干可供选题的案例,但不限于 此: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家具与室内设计及其对欧美 随后现代运动的影响;包豪斯时代的家具设计(从德 国 到 美 国,Marcel Breuer、Josef Albers 等 的 设 计); 北欧建筑师的家具与室内设计(从 Alvar Aalto 到 Finn Juhl、Jørn Utzon、Poul Kjærholm 一辈);意大利建筑 师的家具与室内设计;中国当代新兴的家具设计试验。 B. 研究建筑师与产品设计师的合作,可以研究史 上 经 典 搭 档 比 如 Mies van der Rohr 与 Lily Reich、Le Corbusier 与 Perriand、Bodovici 与 Eileen Gray、Charles & Ray Eames 等,鼓励写这些搭档的合作作品,或者写 他们所处的设计师圈子。 (二)历史、理论与批评 历史、理论与批评作为独立于设计案例的领域, 注重两种视角:一,从宏观的社会运作与知识生产的 维度考察家具与现代室内对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二, 从对建筑师个人设计经历的微观史考察力图还原设计 史中真实而生动的一面。推荐议题:从新艺术运动到 数码时代的室内演变,产品设计与设计师的社会愿景, “总体艺术作品”概念与全方位设计、家具舒适度与社会 习性,作为物与物件的家具,流水线生产对家具与室 内的改变,等等。 (三)实践经历访谈 这是由本期主编特别策划的、面向当代实践的专 栏。欢迎实践建筑师、设计师来稿,谈谈手头上正在 进行或已完成的实践项目。编辑部将在来稿基础上开

展对建筑师与设计师的面对面访谈,聊聊设计理念、 施工背后的故事、事务所运作等话题,最终将以对谈 的形式呈现于新刊。

投稿 摘要截止:2018 年 3 月 15 日 正文截止:2018 年 6 月 30 日 编辑邮箱:[email protected]

[征

稿]

重生与理性 Renascence der Klassik und Rationalität

撰文:苏杭

古典主义 Klassizismus* * 注: 在 德 语 的 Klassizismus 和 英 语 的 Classicism 之 间 有年代的错位,艺术史上 Klassizismus 与 Neoclassicism 相对应,指 1750-1850 前后的年代阶段。笔者在本文将 古典主义与 Klassizismus 直译对应,以描述不同时段具 有一定规模的重访和再现古典的建造行为。 在欧罗巴的历史之中,古典的重生是一个反复出 现的建筑学现象。无论是 15 和 16 世纪的意大利文艺 复兴,17 世纪的法兰西巴洛克古典,如星火续存于英 伦的帕拉迪奥主义,18 世纪中叶兴起的法德(新)古 典主义,到二十世纪上半叶含括了法西斯和纳粹的新 古典,以至于下半叶的的后现代古典回潮。及至今日, 古典主义声势微弱,也依然在西方建筑学中牢牢占有 一席之地。 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古典重生呈现出地理空间上的 扩展和重生内容的差异和泛化。每一次都与其时代中 的考古成果、社会结构、意识形态和历史事件相关联, 而难以被一概而论。异地之间不同批次的重生在历史 中交织联系影响;一地中后一次的古典重生又不免是 对前一次重生的成果再用。在宏观的历程中存在一个 体量不断积累却又能量不断稀释的潜在规律。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建筑师们对古典的推崇自不用 多说。通过创造性地解读古代的榜样,他们重新构建 一整套形式的原则和方法。但并不应当将文艺复兴认 作是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一千年里唯一且首次古典的 重生,发生在八世纪末的加洛林文艺复兴亦满足了我 们用以对古典重生定义的充要条件 。 1750 年前后兴起的古典重生将当时最新的考古学 和博物学的成果与对古代文明世界的浪漫构想混为一 体。此次重生含有相当分量以精确模仿古迹并将其再 68

现为目的的建造行为。由此,古典主义(Klassizismus) 一词被历史学家发明出来对这一时期的拟古现象进行 定义描述。与此同时,建筑风格的自然演化因建筑师 新获的历史意识而终止。 以 Boullee 和 Ledoux 为代表的启蒙与革命建筑中 对于乌托邦空想的渴求是古典主义的一个变体。作为 帝国风格之根源的拿破仑时代的建筑是古典主义的又 一变体。新古典时代的古典主义中内涵有一种普世的 价值诉求,它在民族和文化、学院和民众中建立起统 一性。这一统合所具有的深度和广度延续了一个半世 纪,一脉相承地造就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新古典。 仅就德意志区域而言,Schinkel 一代及其后辈德意 志建筑师才系统得完成了首次的古典重生,而这一进程 恰好与德意志国家和民族质性的追寻确立过程相一致。 以至于,在这片原本位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疆域之外的土 地上,古典主义被植根于此地的建造文化之中 。 古典建筑中含有两个基本的要素。纪念碑性的呈 现便是其中之一。十八世纪的古典主义者将纪念碑性 注入到原本初衷并无纪念意图的那些古典遗迹中,他 们的理念继承者们又进一步将纪念碑性附生到由古典 原作演绎创造出的当下建造之物上。抛开极权者对于 作为权力象征之纪念碑性的那一重追求,无论是十九 世纪上半叶的以古典为范本的古典主义建筑,还是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均不乏于智性层 面有相当力度的杰出作品。那么古典是否要因纳粹对 其纪念碑性的滥用而遭彻底舍弃? 不单是古典,整个历史的情景都在经历了二十世 纪下半叶的后现代浪潮之后,仅存碎片。Adolf Loos 曾 经力主在建筑教育中教授古典装饰柱式和线脚,这个 观点放在今天的西方建筑学界去看,也更像是这位前 现代主义者过时的冥顽不灵。我们正身处于二十一世

纪的前半段,这是一个古典已经盖棺定论为过去完成 式的时代。坚持说“古典不是一种风格”(Klassizismus ist nicht ein Stil)更像是时代中少数异见者的负隅顽抗。 相对于人们依然会在“为什么我们的时代不再需要古典 音乐”的话题下展开讨论,“为什么我们的时代不再需要 古典建筑”更像是一个无需争辩的事实命题。 从冷战结束、意识形态的对峙停歇下来,到全球 化进程从经济扩展至文化的当下,古典似乎又有了重 获话语自由的可能。这一次它不再与特定的意识形态 相捆绑。古典首先是在建筑审美经验的范畴中,因建 筑本体的艺术价值而被建筑师重新认知。这种对于古 典的重访在当代艺术中已广泛的发生,也正在逐渐渗 透进建筑学的观察和思考之中。与意识形态的脱钩决 定了思潮性的大规模古典重生已不现实。将古典的重 生取而代之的是某些建筑师(比如 Heinz Bienefeld、 Peter Märkli、Hans Kollhof、Adam Caruso 等)对古典 的重访(Wieder-besuchen)。通过重访,古典可以成 为当代建筑实践的合法话语和资源选项。

理性主义 Rationalismus 古 典 建 筑 两 个 基 本 点 的 另 外 一 点 是 数 比 理 念。 数 比(Ratio) 构 成 了 理 性( 英 语 的 Reason 和 德 语 Rationalität)的词根。哲学意义上的第一位理性主义者 当推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他将世界的本源建立在数 字比例之上。毕达哥拉斯相对纯粹的数比思想,被柏 拉图所接纳发展为“共相先于事物”的理念论。理念论经 由中世纪的“共相之争”演化为唯实论(Realism)和唯 名论者(Nominalism)的分歧,这一分歧虽为概念论 者(Conceptualism)所折衷,但其三者共通根源上对 “运用理性认知共相”这一命题的关注,影响远至启蒙时 代的笛卡尔,洛克,牛顿,以至更晚的康德。可以说, 哲学上广义的理性主义在欧洲的思想脉络中始终是进

行思辨的基底。在哲学的理性主义定义之上,方能言 建筑的理性主义。 建筑学中明确采用理性主义命名的对象通常特指 在二十世纪中源发自意大利的两次建筑思潮运动。此 为理性主义的狭义定义。如果我们并不将建筑的理性 主义定义局限于此,而是借用科洪对理性主义建筑所 下的定义:“理性主义是一种建筑学中的哲学观念”。 科洪将这一术语界定为“对建立在理性运作之上的普遍 性准则进行实践生成的结果”,并且指明“在所有的艺 术种类之中,建筑是最低可能将理性的概念排除在自 身之外的一种。”那么建筑中的理性主义者的名单的 先行者可以前追到 Laugier、Palladio,Vitruvius,以至 于古代希腊。也可以说,理性观念与数比理念共体同 存于古典建筑之中。在古希腊城邦的语境中,数比理 念同时也包含了一种政治上的诉求。Ratio 一词是指 各种关系,那些在设计中运用了数比关系的建筑才可 以被称为文明之建筑(Zivilarchitektur),于是数比理 念在逾越两千年的作为中流砥柱支撑了欧罗巴建筑学 的理念传承。在建筑的理性主义者名单中,既包含了 Boullee、Ledoux、Durand、Schinkel、Klenze、Troost 、Speer 一干古典主义者,也包含了 Tessenow、Mies、 Le Corbusier、Hilberseimer、Terragni 等一众正统现代 主义者。可以说,在建筑的理性观念脉络上,西方建 筑学的基底观念并未发生过如建筑的形式典码那般发 生过“现代与古典”的对抗和断裂。 以上对建筑中理性主义的这一界定,虽然与伴随 工业文明而来的理性化进程(Rationalisierung)有所相 关,却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为做区分,姑且将前者 指名为“智性理性”之本,后者则为“机械理性”之果。

69

解题与征稿 此次 Der Zug 的选题“重生与理性”处于广义上的“古 典主义”和广义上的“理性主义”的交集地带。此重生为 古典或古典主义之重生,理性是理性主义和不止于理 性主义的形而上观念之理性。 这一选题横亘在建筑形式的具象和抽象之间。古 典的重生无可避免得围绕着过往建筑的喻像(Figur), 而理性的形式往往最终被归结于抽象而多义的类型 (Type)或是彻底地消减至更为基本的数(Zahle)与 几何(Geometrie)。 定“重生与理性”为题,不是意在对生成欧洲这种 独有的建筑现象形态的文化基因进行完整的解码,也 并非要对内涵于古典秩序中的理性主义的成份进行复 验。我们更为关注当古典形式逐渐消丧的历史进程中, 既有形式的能指和所指断裂失语的同时,理性在断裂 空隙中所起的注入和补足作用;还关注因理性主义的 过度使用令其形式感知趋于枯燥无味的时刻,如何以 重访古典的方式,汲取诗意生机的可能。它们分别体 现为古典主义建筑中的理性构成和理性主义建筑中的 古典因子两种形态。这两者在诸如 August Perret、Peter Behrens、Erik Gunnar Asplund、Adalberto Libera、 Giorgio Grassi、Aldo Rossi、Hans van der Laan、Oswald Mathias Ungers、Max Dudler、Alberto Campo Baeza、 David Chipperfield、Valerio Olgiati、Diener & Diener、 Uwe Schröder 等建筑师的作品中均有不同侧重的体现。 在当代建筑的实践中,“古典主义”已然沦落为一种 在建造上不可信的样式风格,重提“理性主义”也似乎易 被视为复古或怀旧。于是重提此两“主义”便难免被认为 是不合时宜的。如何以非风格标签的方式理解切入, 正是以“重生与理性”为专题的这一期《Der Zug》开题 难度之所在。经此番努力,尝试为非欧建筑文化中的 70

Der Zug 读者寻觅到一个敲开壳体的命门缺口,来更清 晰得理解和把握欧洲建筑的历史进程和当代现象。 此专题征稿的对象不限于上述问中提及的史论、 思潮、事件、现象、建筑师和他们的作品。欢迎一切 与“数比理性”、“纪念性”、“古典喻像”、“永恒美 vs. 习 俗美”的相关话题来稿,围绕“重生与理性”此主题共做 探讨。

投稿 摘要截止:2018 年 4 月 15 日 正文截止:2018 年 7 月 30 日 编辑邮箱:[email protected]

Der Zug Vol.5 全体参与者信息名录(以拼音顺序排名) 撰稿与翻译: 杜清娴

建筑学 / 硕士 / 亚琛工业大学

[email protected]

龚晨曦

建筑学 / 硕士 / 耶鲁大学 / 建筑师

[email protected]



建筑学 / 硕士 / 亚琛工业大学 / 工作于斯图加特

[email protected]

林云瀚

建筑学 / 在读硕士 /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email protected]





建筑学 / 在读硕士 /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email protected]





建筑学 / 在读硕士 / 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

[email protected]

苏凌堃

建筑学 / 在读硕士 / 德国斯图加特大学

[email protected]

王希娴

建筑学 / 硕士 / 斯图加特大学 / 戴卫奇普菲尔德建筑事务所



[email protected]

审稿与校对: 李



执行制片人 / 黑鳍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建筑学 / 在读博士 / 柏林工业大学

江嘉玮

建筑学 / 在读博士 / 同济大学





建筑历史与理论 / 在读博士 / 维也纳艺术学院





建筑学 / 博士 / 建筑师

周伊幸

同济大学光明城 / 编辑 / 策划

朱承璋

建筑设计 / 硕士 / 勃兰登堡工业大学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