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苦难 ————论刘醒龙小说的苦难叙事

292 125 2MB

Chinese Pages 47 [56] Year 2014

Report DMCA / Copyright

DOWNLOAD FILE

超越苦难 ————论刘醒龙小说的苦难叙事

  • Commentary
  • decrypted from F852B60DE882418ACBDE0A185CB4786B source file

Table of contents :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思路、目标和方法
2 文学中的苦难叙事
2.1 苦难与文学
2.2 中国现当代文学小说苦难叙事的流变
2.3 苦难叙事与刘醒龙小说
2.3.1 刘醒龙创作的发展
2.3.2 刘醒龙小说与苦难叙事
3 刘醒龙小说的苦难叙事
3.1 现实苦难
3.1.1 灾难和贫穷中的物质性苦难
3.1.2 权势压迫下的生存苦难
3.1.3 外界冲击下的精神苦难
3.2 历史苦难
3.2.1 “极左”政治造成的灾难
3.2.2 暴力革命带来的创伤与痛苦
4 刘醒龙小说对于苦难的超越
4.1 于苦难处转身
4.1.1 走向传统道德
4.1.2 走向田园牧歌
4.2 直面苦难
4.2.1 直面人性
4.2.2 直面社会体制
5 刘醒龙小说苦难叙事的价值意义及局限
5.1 刘醒龙小说苦难叙事的社会意义
5.2 刘醒龙小说苦难叙事的文学意义
5.3 刘醒龙小说苦难叙事的局限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致谢

Citation preview

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超越苦难——论刘醒龙小说的苦难叙事

硕士研究生:谭逊 指导教师:周晓风 教授 学科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所在学院:文学院

重庆师范大学 二零一四年四月

A Thesis Submitted to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Beyond Suffering ——On the Suffering of narrative fiction Liu Xinglong

Candidate:Tan Xun Supervisor:Zhou Xiaofeng Professor Major: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College:The College of Literature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April,2014

超越苦难——论刘醒龙小说的苦难叙事 摘



在中国当代文坛上,刘醒龙是一个比较独特的作家。作为新现实主义小说的 代表,他执著于书写现实,表现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遭受的各种苦难,这使他得 到了“社会书记员”这一称号。但刘醒龙的苦难叙事并非仅仅展示苦难,而是以 审美的方式表现出对苦难的超越,达到对于人们苦难生活的救赎。因此,论文选 取“苦难叙事”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其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刘醒龙对于苦难的独特 书写和体验,探讨小说的苦难场景、思想蕴含、作家主体思考及其苦难超越方式, 研究他对于苦难的艺术表现对当代文学苦难叙事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 论文主要从刘醒龙小说对于苦难的独特叙事、刘醒龙小说苦难叙事的人性伦 理深度和小说艺术高度以及刘醒龙小说苦难叙事的社会价值和美学意义及其局 限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刘醒龙小说苦难叙事具有自己的鲜 明特点。这种特点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刘醒龙执著地从表现苦难的角度 切入生活,书写生活中存在的各种苦难,从不同角度表现生活中的苦难,并以此 呈现生活的厚重,表达作家对生活中苦难的强烈关注和独特感悟。一方面,刘醒 龙小说突出地描写出当下现实生活中苦难,包括物质匮乏给人们造成的生存困境 和精神上的创伤;另一方面,作家也不回避建国以来的极左政治和“革命”暴力 给人们带来的创伤和劫难。但刘醒龙的苦难叙事并非仅仅展示苦难,而是通过“于 苦难处转身”和“直面苦难”两种方式表现出对苦难的超越。由于深受传统道德 和个人生活体验的影响,刘醒龙前期小说苦难叙事选择的是通过“于苦难处转身” 即走向传统道德和走向田园牧歌两种模式,在遮盖和遗忘中达到对于苦难的超 越。而随着刘醒龙小说现实主义艺术的深化,近期的刘醒龙小说苦难叙事选择通 过直面人性和直面社会体制,与苦难不断进行抗争,从而完成对于苦难的超越和 救赎。这两种超越方式既体现了刘醒龙个人从对善恶进行价值判断到从人性和体 制审视现实的发展过程,也体现出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深化。刘醒龙的苦难叙事 在中国当代文学中显然具有深刻反映时代的社会历史价值和超越苦难的美学意 义。 关键词:刘醒龙,小说,苦难,苦难叙事,超越苦难

I

Suffering beyond suffering ——on Liu Xinglong novel narration ABSTRACT On the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ry circles, Liu Xinglong is a special writer. As representative of the neo-realistic novels, piont to write real, the suffering of people in real life, which gained him a "social court clerk" title. Instead of suffering narrate of Liu Xinglong and not just shows but showed in an aesthetic manner to the transcendence of suffering, reaching for people suffering lives salvation. Therefore, the paper selected "narrative"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research, with the aim of unique writing and experience of suffering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Liu Xinglong to explore novel, writer of the main thoughts behind scenes, thinking of the suffering and the plight of beyond to do research on contemporary literary of artistic expression of the suffering of suffering narrate of aesthetic value and social significance. Thesis from the unique narrative of Liu Xinglong novel misery, depth of suffering narrate of Liu Xinglong novel human nature ethics and novel artistic height, and social value and aesthetic significance of suffering narrate of Liu Xinglong novel and its limits, and several other aspects of the subject. Through research, we find that of suffering narrate of Liu Xinglong novel has its own distinct character. This characteristic in mainly two aspects: first of all, Liu Xinglong attachment to suffering from angle of life, writing life, there's all kinds of suffering, suffering in your life from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and to render heavy life, express the writer's suffering intense focus and a unique feeling in life. On one hand, Liu Xinglong novels prominently describe the moment in real life, hardships, including material deprivation caused to people's plight and mental trauma, on the other, writers did not shy away from leftist politics and since the founding of "revolutionary" violence brings pain and devastation. Instead of suffering narrate of Liu Xinglong and not just shows but through "was suffering turned" and "suffering face" showed transcending suffering in two ways. As by the impact of traditional morality and personal life experiences, is suffering narrate of Liu Xinglong early novels selected by "was suffering turned" toward and into the idyllic pastoral mode of traditional morality, obscured and forgotten in the reach for transcendence of suffering. With the

II

deepening of Liu Xinglong novel realist art, and recently suffering narrate of Liu Xinglong novels selected by facing humanity and confronting social system, ongoing fighting and suffering, thus completing the transcendence of suffering and redemption. Both transcend embodies Liu Xinglong individual to value judgments of good and evil into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nature and institutional realities, this also reflects the deepening of contemporary realist literature. Of suffering narrate of Liu Xinglong era in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clearly has a profound social and historical value and aesthetic significance of the suffering. Key words: Liu Xinglong, novel, misery, suffering narrate, beyond suffering

III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 1 绪 论 ................................................................................................................................................ 1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 1.3 研究的思路、目标和方法................................................. 4

2 文学中的苦难叙事 ................................................................................................................. 6 2.1 苦难与文学 ............................................................. 6 2.2 中国现当代文学小说苦难叙事的流变 ....................................... 7 2.3 苦难叙事与刘醒龙小说 .................................................. 10 2.3.1 刘醒龙创作的发展 .................................................. 10 2.3.2 刘醒龙小说与苦难叙事 .............................................. 12

3 刘醒龙小说的苦难叙事 .................................................................................................. 14 3.1 现实苦难 .............................................................. 14 3.1.1 灾难和贫穷中的物质性苦难 .......................................... 14 3.1.2 权势压迫下的生存苦难 .............................................. 17 3.1.3 外界冲击下的精神苦难 .............................................. 19 3.2 历史苦难.............................................................. 21 3.2.1 “极左”政治造成的灾难 ............................................ 21 3.2.2 暴力革命带来的创伤与痛苦 .......................................... 23

4 刘醒龙小说对于苦难的超越 ....................................................................................... 27 4.1 于苦难处转身.......................................................... 27 4.1.1 走向传统道德 ...................................................... 28 4.1.2 走向田园牧歌 ...................................................... 29 4.2 直面苦难 ................................................................................................................................... 30 4.2.1 直面人性.......................................................... 31 4.2.2 直面社会体制 ...................................................... 32

5 刘醒龙小说苦难叙事的价值意义及局限 ........................................................... 35 5.1 刘醒龙小说苦难叙事的社会意义 .......................................... 35 5.2 刘醒龙小说苦难叙事的文学意义 .......................................... 37 5.3 刘醒龙小说苦难叙事的局限.............................................. 39

IV

6 结语 ............................................................................................................................................... 41 参考文献 ......................................................................................................................................... 43 附录 A ................................................................................................................................................ 46 致谢 ..................................................................................................................................................... 47

V

1

绪 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无论何时何地,苦难总与我们的生命相伴随,人类的生活从来没有脱离过苦 难。苦难即痛苦和灾难,都是人的生活和生命遭到挫折和毁灭的过程以及人在这 一过程中引起痛苦感受的体验。可以说,苦难就是人生命的一部分,是人类生存 境遇中无可规避的本质属性。一方面,从个体生命发展的角度看,人的生存和发 展需要满足必要的条件。这些条件如果得到满足引起愉悦的感受即是所谓幸福。 相反,如果这些条件不能得到充分满足则使人产生遗憾的感受。如果这些条件完 全不能得到满足,就会使人感到生存困难和遭受精神上的挫折乃至毁灭的痛苦感 受。另一方面,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历史来看,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有一 个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人类通过艰辛的努力和艰难的过程,不断改造客观 世界和主观世界,为自己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条件,以满足自己生存发展的需要。 然而,这一过程必然会伴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不满乃至痛苦的体验,有时 甚至会付出生命的代价。因此,人类生活总是与苦难不可分离的,苦难是社会进 步和幸福生活不可避免的过程。 而对于文学来说,人类的苦难历程却是一笔宝贵的文学财富。面对苦难,人 类除了默默承受以外,也对苦难进行各种体验和抗争,作家们把这些苦难经验用 文字叙述出来即形成苦难叙事。文学对苦难的叙事可以产生崇高的审美价值,因 此文学上的苦难叙事又与普通的苦难书写不同。一般意义上的苦难书写只是对苦 难现象的直接描摹,而文学上的苦难叙事则是作家的一种审美体验,是苦难这一 既古老又充满当代意味的中心意象在作家内心和文本中建立起来的过程。作家们 往往通过苦难叙事对苦难的形成进行追溯,展现苦难的痛苦,进而寻求超越苦难 的办法;并不断倡导正确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表达对人类苦难生活的悲悯和关 爱。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苦难叙事是关乎人生命本质的书写,在审美学的意义上, 它能让人触摸到切实的人生,把人所带有的精神方向和深度阐释出来,从而艺术 上的美感油然而生。① 但不管怎样,苦难总是作家最具个人特色的一种人生经验。时代不断发展变 化,作家对于苦难的审美和体验也跟着发生变化。而苦难本身也具有太多不可言 说性,是不能一言以蔽之的。所以,我们无法用一个统一的标准了解作家的苦难 经验和评判其苦难叙事的价值意义。然而,作为一种线索,我们可以借助对特定 文学文本如刘醒龙小说的解读,探究作者为什么选择苦难,他的苦难书写与其他 ①卢晓旭.新时期小说中的苦难叙事——以迟子建、严歌苓等几位作家中的女性形象为例[D].陕西师范大 学,2010﹕4 .

1

作家有什么不同,进而研究作者对于苦难的艺术表现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有什么意 义?这些即是探究苦难叙事的出发点,也是本篇论文的目标所在。 刘醒龙是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个较为独特的作家。在他二十余年的小说创作 中,“苦难叙事”的主题一直非常突出。这源于他高度自觉的苦难意识与强烈的 责任感,从 1992 年以《凤凰琴》登上文坛,1996 年以《分享艰难》刮起“现实 主义冲击波”,2002 年的《弥天》深化了从体制和人性双向互动中拷问历史辨析 现实的写实道路,2006 年以《圣天门口》“恢复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尊严”, 2009 年的《天行者》通过对乡村教师的苦难书写而获得茅盾文学奖。刘醒龙始 终坚守农村题材,直视现实与历史,为底层人质朴的诉求发出声音,完成了从描 述“小人物”的艰难世事到升入多角度省察现实与历史苦难的转变,完成了从经 验现实主义到反思现实主义的转变。 我们可以发现,在刘醒龙的小说世界中,苦难总是伴随着人们的生活不可避 免。这与刘醒龙个人的成长经历密切相关,从小艰苦的生活环境和坎坷的成长道 路使他对底层人民充满了同情和理解;个人的独特生命体验加上父辈的亲身教 导,又使他始终觉得自己是一个“乡下人” ,所以刘醒龙的小说作品总是深入中 国农村、农民的生活,表现出对身处社会改革下的底层人民的生存现状和苦难命 运的关怀,具有极强的社会针对性。但他的苦难叙事又不仅仅只是对农村、农民 苦难生活的直接复制,小说不仅表现了底层人民对于苦难的反抗和斗争,还体现 了刘醒龙对于普通大众生存处境和出路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存价值、生命意义的思 索,因此具有深刻的审美意义。本文选取“苦难叙事”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正是 借此集中研究刘醒龙小说对于苦难的独特叙事,探讨小说的苦难场景、思想蕴含、 作家主体思考,以及它们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当下社会现实的意义。 总的来说,本文主要从刘醒龙小说对于苦难的独特叙事、刘醒龙小说苦难叙 事的人性伦理深度和小说艺术高度以及刘醒龙小说苦难叙事的社会价值和美学 意义及其局限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刘醒龙小说苦难叙事具 有自己的鲜明特点。现实苦难和历史苦难两个类型是其作品苦难意识的主要表现 形态。现实苦难又可以具体表现为灾难和贫穷中的物质性苦难、权势压迫下的生 存苦难、外界冲击下的精神苦难三种,每种苦难都代表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受难 群体。通过分析这三种苦难,我们可以对现实生活中的人民生活状态作一个全面 的了解。而历史苦难则可分为“极左”政治造成的灾难和暴力革命带来的创伤与 痛苦两类,体现出作者以历史观照现实的眼光对苦难的历史根源进行了最彻底地 审察。但刘醒龙的苦难叙事并非仅仅展示苦难,而是以审美的方式表现出对苦难 的超越。这在作品中主要是通过“直面苦难”和“于苦难处转身”完成的,并由 此体现出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深化。可以说,刘醒龙小说的苦难叙事在中国当代

2

文学中显然具有深刻反映时代的社会历史价值和超越苦难的美学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总体说来,一方面,近二十年关于刘醒龙小说的评论大都从文化层面谈论刘 醒龙小说的乡土人情和历史叙事主题,而对一个同样重要的“苦难”主题关注不 够;另一方面,一些评论虽然局部涉及小说的“苦难”描写,但主要是作为某一 具体事例或主题的例证,点到为止。所以,对刘醒龙小说的苦难叙事进行系统性 的研究是我们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笔者认为苦难叙事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特有的民族经历,特有的生活经验 使得一些作家对于苦难叙事充满兴趣。相应的,评论界也对苦难叙事形成了一套 比较完整成熟的评价体系。大致来说,对于现当代文学中苦难叙事的把握基本上 有两种走向:一种是以单个作家或单篇作品为分析对象进行研究,甚而形成多角 度全方位分析的论文集,比如对余华作品中苦难主题的研究、对刘醒龙作品中的 苦难叙事研究等;另外一种是将一较长的历史时间段作为整体,从整体视野的角 度来对期间的苦难叙事作品作历史性的把握。①如斯炎伟《当代文学苦难叙事的 若干历史局限》 (浙江社会科学,2005.11)、刘俐莉《苦难叙事与 20 世纪中国文 学》(广西社会科学,2005.7)等都是通过“历史化”的研究方法来探询苦难叙 事的文学表述。关于刘醒龙小说苦难叙事的研究,通过相关查阅,笔者发现直接 谈论刘醒龙小说苦难叙事的论文只有两篇,分别是刘川鄂的《鄂地乡村的苦难叙 事——以刘醒龙、陈应松为例》 (文艺争鸣,2007.9)和余勤安的硕士论文《主 题・模式・策略——刘醒龙小说叙事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2009)。刘川鄂把刘醒 龙和陈应松两位湖北作家放在一起,分别从直面苦难、反思苦难和悲悯的情怀三 个方面比较他们小说的苦难叙事,认为他们始终坚守乡土题材和现实主义道路, 对农民的生存现状和种种苦难进行了理性的反思和批判,这是对由鲁迅开启的书 写农民苦难传统的发扬,也是现实主义深化发展的必然。全篇论文主要谈论的是 刘醒龙面对苦难的态度和其苦难叙事的意义,对刘醒龙小说苦难叙事的独特性和 类别没有涉及。而余勤安则在他的硕士论文《主题・模式・策略——刘醒龙小说叙 事研究》里的“主题”这个部分,讲述了刘醒龙小说的苦难主题。他首先划分了 刘醒龙小说中的苦难类别,认为其苦难主要有物质苦难和精神苦难两种;又逐个 分析了各种苦难的来源,分别有战争暴力、荒谬的政治斗争、不合理的体制和农 民自身的愚昧等等;最后还提出解决这些苦难的方法,分别是寄望于传统道德、 党和政府以及宗教文化。全篇论文对刘醒龙苦难主题做出了一些创新性挖掘,比 如分析苦难的来源和解决方法,但令人遗憾的是作者都是浅尝截止,并未做进一 ①俞春娟.鲁迅文学奖获奖小说中的苦难叙事[D].苏州大学,2010﹕3.

3

步探究,而且关于苦难的解决方法这块存在一些不同意见。 除了直接论述刘醒龙小说苦难叙事的文章外,我们还可以在一些论文里找到 关于刘醒龙苦难主题的论述。比如在邓云涛的博士论文《投入灵魂与血肉的写作 ——刘醒龙小说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12)里,就通过论述刘醒龙小说现实 主义的发展,认为刘醒龙对待苦难的态度经过了以大爱大善感化苦难到直面、抗 争苦难的发展变化。在王香玲的硕士论文《善是一种信仰——从伦理维度论刘醒 龙的现实主义写作》 (北京语言大学,2008)里,作者通过对刘醒龙现实主义写 作伦理维度的分析,提出了解决各种苦难的方法即对暴力和恶的抵制、对善和精 神家园的呼唤。而在周保欣的博士论文《境遇与策略——“文革”后中国当代小 说苦难叙述研究》(浙江大学,2004)里,作者在分析中国当代作家小说苦难叙 述时,也提到了刘醒龙小说苦难叙述——“以刘醒龙为例,他在早期小说如《凤 凰琴》中,界岭小学余校长等安平乐道地坚守教育,其生存的苦难还不乏道德承 担和以诗性理想化解生存苦难的激情,但是到《分享苦难》时,我们却看到了生 活原有本质意义的节节败退。”①周保欣认为以刘醒龙为代表的新现实主义作家以 平实和写实的眼光,写出了新时期下人民在改革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阵痛,极具 社会针对性,是现实主义的深化发展。 综上所述,目前对刘醒龙小说苦难叙事的研究缺乏全面系统的考察,研究者 大多只是对其苦难叙事做简单的梳理性归纳,如分析小说中的苦难类别、探讨苦 难叙事背后的文化内涵,而对刘醒龙小说苦难叙事的审美评价缺乏深刻探讨。本 文正是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刘醒龙小说苦难叙事进行集中性、整体性的探讨, 以期达到对刘醒龙对于苦难的独特书写和其在中国当代文学小说艺术中的重要 意义的更深刻认识。

1.3 研究的思路、目标和方法 由于笔者阅读和视野有限,本文试图选取新时期小说苦难叙事中一个较有影 响力的作家——刘醒龙,研究其对于苦难的独特叙事和价值意义,以达到对其小 说苦难叙事内涵和作家对苦难的独特体验和审美表达的更好理解。 论文首先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把刘醒龙小说的苦难叙事放入 20 世纪 中国文学苦难叙事范畴中,比较其继承和发展,达到对苦难和苦难叙事的深刻了 解目的。其次论文采用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从作品实例中对刘醒龙小说的苦难 叙事表现方式进行归纳总结,以期能够对其小说苦难叙事做一个全面深入的了 解。再根据时间发展,判断刘醒龙对苦难的思考和探索,认为他的小说在苦难超 越上可分为“于苦难处转身”式超越和“直面苦难”式超越两种。最后通过思考 ①周保欣.境遇与策略——“文革”后中国当代小说苦难叙述研究[D].浙江大学,2004﹕4.

4

分析刘醒龙小说的苦难叙事的意义和局限性,对其做一个客观真实的评价,以体 现刘醒龙在当代文坛苦难叙事中的独特地位。 本篇论文选择苦难叙事作为视角切入作家的小说世界,因此在具体的写作过 程中还是会遇到很多困难。首先,需要对苦难叙事这一块作更深入的认识。比如 如何把文学中的苦难与生活中的苦难区别开来,如何对苦难叙事进行定义等等, 都需要反复研究。其次,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需进一步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 解,特别是怎样理解刘醒龙对于苦难的独特书写。再次,在当代文学的大背景下, 如何对刘醒龙小说苦难叙事进行准确评价等等问题都需要下很大功夫。所以,在 论文准备和写作期间,都需要反复阅读作家作品,并用相关理论对其小说的苦难 叙事进行准确的阐释和评价。

5

2 文学中的苦难叙事 2.1 苦难与文学 作为人类生存境遇中的一种本质属性,苦难的存在是人类无法改变的客观事 实。史铁生曾在名作《我与地坛》里表达了对于苦难的看法——“假如世界上没 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①苦难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不幸,而人 类对苦难的体验也是伴随着整个文明史。只有不断了解苦难进而趋利辟害,人类 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苦难都被放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不 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人生经验,形成了不同的苦难观。 在宗教和哲学中,苦难探究被认为是一种寻求救赎的行动。各种宗教和哲学 团体都希望在苦难探究的过程中了解苦难进而找到超越苦难的办法,并最终拯救 芸芸众生。基督教认为人来到这个世界充满各种“原罪”,必须接受各种苦难。 而耶稣为了代替整个人类接受苦难而被钉在十字架上,所以人只有信仰耶稣,才 能免除苦难,走向完美。因此,信仰耶稣就必须接受现实中的各种苦难,用爱心 去化解世间的一切痛苦。佛教认为一切皆苦,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苦难是生来便 存在的。所以苦难即是人生,人的生老病死无可避免;苦难即是人的欲念,伴随 人的生命轮回无常。只有通过禁欲,人类才能真正从苦难命运中解脱出来。而在 哲学上,苦难被认为是人类的生存困境和苦难遭遇引发人对自我个体的怀疑,以 及对种种抑制苦难而导致的个体身心不自由和精神困境,从而导致精神上的焦 虑,乃至绝望。正是因为苦难所具有的这种哲学和宗教色彩,文学才更具有丰厚 的人文内涵;也因为其所具有的坚实精神力量,文学的苦难叙事才有了厚实的精 神向度和人生质感。 世俗的苦难来源于人类的意识和活动,表现在社会现实和个人精神两个方 面,体现出国家——民族苦难的整体状态和个体苦难的个人状态。②民族国家苦 难主要指因各种生存性问题而引发的国与国之间、民族之间、宗教之间和意识形 态之间的斗争所造成的苦难。这是宏观性的整体苦难,但也影响每一个人类个体 的生存发展。个体苦难主要指称的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不幸,如生活中的疾 病、灾难、饥饿、伤残和精神上的彷徨、无助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文学史上虽 反映民族国家苦难的作品不少,但大多数的文学作品关注的都是人的个体苦难, 通过描写个体苦难进而突显整个民族国家的苦难,这即是文学上通用的“以小见 大”、“小人物反映大命运”。不管是古希腊的各种史诗作品,还是中国传统的诗 三百,文学作品都以此达到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和生命终极意义的追问,并以 ①史铁生.我与地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9. ②齐晓敏.论王蒙小说的苦难叙事——以“季节”系列为例[D].海洋大学大学,2011﹕4.

6

此探索苦难背后“人”的意义。 由此可见,苦难即痛苦和灾难,都是人的生活和生命遭到挫折和毁灭的过程 以及人在这一过程中引起痛苦感受的体验。苦难具有厚实的生命质感,它是生命 存在的标志——“苦难是客观化历史最坚定的事实基础,也是主体感受最强烈的 的情感记忆。”。①苦难具有深刻的精神向度,它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在审美体 验中表现生命的本质,产生出艺术美感,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因此,文学总能 产生不思量自难忘的苦难情结。②而作家们通过对人类的生存状态进行深化书写, 用理论来达到生存内省的概括,向内心渴望的角度发出共鸣的申请,以满足平衡 的愿望和达到能力,来倡行正确合理的价值和道德立场,这种苦难意识的抒发和 强烈表达,即形成叙事。③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文学上的苦难叙事是作家的一种 审美体验,是苦难这一既古老又充满当代意味的中心意象在作家内心和文本中建 立起来的过程。 总之,苦难作为文学的母题,与文学具有紧密的联系。正如陈晓明在《表意 的焦虑——历史去魅与当代文学变革》中写道的:“文学几乎与生俱来就与苦难 主题结下不解之缘,没有苦难,何以文学?”④文学表现苦难,苦难映证人类的 存在,也映证着文学的存在。在西方文学中,苦难一直作为叙事主题存在并发展。 无论是古希腊时期的荷马史诗,还是但丁、歌德、莎士比亚、卡夫卡、加缪、托 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作家通过叙述人类遭受的物质和精神痛苦,表 达关怀或悲悯,以此寻求人生的真谛和价值。而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历代的文人 们也通过描写自身的坎坷遭遇和百姓苍生的艰难生活,表达对封建社会残酷统治 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悲叹。由于东西方文学在文化上的差异,使各自在苦难的表 现方式和内涵上也不一致——“如果说西方文学中的苦难叙事倾向于存在论意义 上的苦难,那么我们的文学叙事中,苦难则更多表现为一种生存性苦难。前者侧 ⑤ 重于对生存本源性的意义追问,后者则多拘囿于形而下的生存实践叙述。” 但总

的来说,苦难叙事作为文学表现苦难的一种审美方式,作为作家体验和超越苦难 的一种审美方式,将长远地居于东西方文学中心!

2.2 中国现当代文学小说苦难叙事的流变 20 世纪是中国社会变革的世纪,这种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方向。首先,在社会变革上,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统治宣告结束,中国从封

①陈晓明.无根的苦难:超越非历史化的困境[J].文学评论,2001(9)﹕74. ②刘俐莉.苦难叙事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J].广西社会科学,2005(7)﹕117. ③卢晓旭.新时期小说中的苦难叙事——以迟子建、严歌苓等几位作家中的女性形象为例[D].陕西师范大 学,2010﹕4. ④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去魅与当代文学变革[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3. ⑤周保欣.境遇与策略——“文革”后中国当代小说苦难叙述研究[D].浙江大学,2004﹕107.

7

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不断遭受外国列强的掠夺和侵害;其次,在 文化变革上,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到质疑和否定,进步的知识分子开始学习外国的 先进知识,以期达到“师夷长技以制夷”;再次,人们的生活也发生巨大改变, 伴随小农经济的破产,中国经济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潮流中,所有的这些变革 都使中国的二十世纪历史变得与众不同。而反映到文学上,我们可以知道“中国 百年文学是中国百年社会最亲密的儿子,文学就诞生在社会的深重苦难之中” 。① 可以说,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史就是一部反映中国人民多灾多难的苦难史。文学 的苦难叙事也在这其中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五四时期。伴随着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这一时期的苦难书写 与历史诉求相结合,民族苦难和因民族苦难而造成的个人苦难成为文学建构“民 族——国家”现代性想象的主题之一,拯救民族灵魂,医治心灵创痛成为文学叙 事的基本任务之一。②可以说,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的确起到了清醒剂的作用, 通过描写苦难,中国人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并不断为民族独立自强 而斗争。而在这一批书写苦难的作家中,鲁迅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祝福》书 写了祥林嫂遭受的种种苦难,《阿 Q 正传》精辟的点出了全体旧中国人的精神疾 病,鲁迅的小说表现出对苦难大众既热爱又痛恨、既悲悯又愤怒的双重心理。而 作为新文学的旗帜,鲁迅的小说开创了乡土小说以疗救国民、改造国民为己任的 先河,从此描写苦难、拯救苦难一直成为乡土小说的主题。 第二个阶段是“建国后三十年”时期。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华民族饱受 屈辱的一百多年历史就此结束,中国历史展开一个新的篇章。国家和社会形态的 改变,也影响了文学的发展方向。这一时期的苦难叙事呈现出与以往完全不同的 发展特点。首先,主流文学作品对苦难的叙述常常和对中国共产党以及新中国的 歌颂与认同联系起来,其苦难背后蕴含的悲剧精神和人性思考被彻底遮掩,苦难 叙事的悲剧审美效果一直处于缺席状态。其次,在这种文学被政治牢牢控制的氛 围下,苦难叙事以隐形的方式出现在一些非主流文学作品和文革中的“地下文学” 作品中,这些作品主要有郭小川的《一个与八个》、赵振开的《波动》等等。 第三个阶段是新时期以后。“文革”的结束不仅意味着中国的历史走向了新 的一章,也意味着文学开始走出意识形态化的创作,知识分子开始重新拥有话语 地位,文学的苦难叙事也开辟出新的发展空间。由于这一时期的文学重新开始“百 花齐放”,苦难叙事也呈现出不同的叙事模式。总的来说,苦难书写开始从“国 家——民族”苦难转向“个人”苦难;苦难形态也开始打破物质苦难一统天下的 局面,精神苦难的书写开始被更多的作家重视;苦难主体也更加多样化,底层群 众和知识分子的苦难成为苦难叙事新的发展方向。首先进行苦难书写的是“伤痕 ①程文超.前夜的涌动[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213. ②刘会娟.新时期小说中的苦难叙事[D].陕西师范大学,2007﹕4.

8

作家”群体、“归来者”作家和“知青”作家。由于“文革”给整个中华民族带 来了巨大灾难,而知识分子又作为“文革”的重要改造对象,因此他们承受了比 一般群众更沉重的苦难。所以当开始“拨乱反正”和恢复知识分子话语权时,这 些饱受苦难的“右派”作家首当其冲站出来,用语言文字表达自我的倾诉欲望和 疗救大众的理想。不仅是“归来者”作家,一大批“知青”作家也作为历史的亲 历者也开始站出来。当曾经的政治理想开始破裂,个人的青春岁月已一去不返, 这群作家也在认真思考自身的价值。他们在批判这场政治运动给他们造成沉重苦 难的同时,也为自我的创伤记忆和苦难经历做出肯定。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苦 难叙事呈现出苦难历史化的特点,大多数作家都试图通过揭示历史苦难给人以警 示和启蒙。比较著名的作品有卢新华的《伤痕》、古华的《芙蓉镇》 、从维熙的《雪 落黄河静无声》和《大墙下的红玉兰》、张贤亮的《灵与肉》和《绿化树》、史铁 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等。 进入 80 年代中后期,伴随着中国社会改革的深化和文学的不断发展,更多 作家加入到书写苦难的队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有张炜、史铁生、阎连科、 余华等。描写苦难与拯救苦难一直是张炜小说的基本主题,无论是《古船》里的 生活苦难,还是《九月寓言》里的大地苦难,张炜都始终关注和体验着这些终极 性的生存苦难,并探索出自己的救赎之路即“融入野地”、回归自然,实现人在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特有的生命经验使史铁生拥有一般作家不曾拥有的苦难体 验,在他的小说《命若琴弦》和《务虚笔记》里,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种忍受并 超越苦难的精神力量。在史铁生看来,只有神性维度的终极关怀才能超越我们的 生命本体,获得真正的精神重生。①而在阎连科的小说世界里,生活在耙耧山区 的人们从生来开始就遭受各种苦难,天灾人祸、权势欲望把人们的生活逼向走投 无路。但阎连科的目的不仅仅是展示苦难,他要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人们对于苦 难的抗争和超越,是生命对于苦难的原初意义。作为先锋小说代表人物的余华, 在他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里,我们可以看到“活着”就是一种苦难, 一切苦难都以死亡为终极指向,而死亡又是人类不可逃避的永恒苦难。可以说, 阅读余华小说,我们就像身处于苦难的大海中,看不到哪里是超脱的彼岸。但也 只有在这苦难的困境中,人类对苦难以及制造苦难的罪恶的某种存在性的恐惧和 ②

颤栗才会被唤起,从而才真的有可能在现实层面远离苦难。

总的来说,从五四时期到新世纪,苦难作为文学的主题一直存在并发展着。 写作作为作家关怀苦难大众、探寻苦难拯救的一种方式,一直促进着苦难文学的 发展。

①张宏.新时期小说的苦难叙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39. ②左文.在苦难中涅槃——余华小说苦难叙事的佛学阐释[J].理论与创作,2004(3)﹕86.

9

2.3 苦难叙事与刘醒龙小说 作为一名书写“灵魂与血肉”的作家,刘醒龙时刻关注着中国大地上苦难百 姓的生活,在回顾自己九十年代的创作时,他说: “从《村支书》、 《凤凰琴》、 《秋 风醉了》到《分享艰难》、《大树还小》,总体上有一种以一贯之的东西,那就是 对人的关怀,对生命的关怀。具体一点就是对人活在世上的意义的关怀。”①因此, 苦难叙事的写作一直贯穿于刘醒龙的文学生涯中。

2.3.1 刘醒龙创作的发展 作为当代文坛的高产量作家,从 1984 年发表第一篇小说《黑蝴蝶,黑蝴 蝶……》,刘醒龙至今已出版十一部长篇小说和二十三部中短篇小说集,其题材 或涉及乡土、城市,或涉及官场、工厂。因此,很难从题材和时间对刘醒龙作品 进行划分。但对于自己的小说,刘醒龙曾认为“我的文学创作明显地存在着是三 个阶段。早期阶段的作品,比如《黑蝴蝶,黑蝴蝶……》、‘大别山之谜’,是尽 情挥洒想象力的时期,完全靠想象力支撑着,作者对艺术、人生缺乏具体、深入 的思考,还不太成熟。第二个阶段,以《威风凛凛》为代表,直到后来的《大树 还小》,这一时期,现实的魅力吸引了我,我也给现实主义的写作增添了新的魅 力。第三个阶段是从《致雪弗莱》开始的,到现在的《圣天门口》 。这个阶段很 奇怪,它糅合了我在第一、第二个时期写作的长处而摈弃了那些不成熟的地方。” ②

关于刘醒龙对其小说的划分,大多数学者都持肯定态度,认为清晰地显示了刘

醒龙的创作经历和思想演变。 第一阶段的小说主要是《黑蝴蝶,黑蝴蝶……》和《大别山之谜》系列作品。 这一时期的刘醒龙初出茅庐,其文学观尚未确立,因此“他的第一期作品是想象 和幻想,较接近鄂东文化也是整个楚文化的诡谲神奇,呈‘开放进取’的浪漫之 ③ 态。”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作品的文学价值都不大,除了《大别山之谜》引起

文坛的关注外,大多数作品都“默默无名” 。但它们却在刘醒龙的创作生涯中占 有重要的意义,《黑蝴蝶,黑蝴蝶……》使其确立了返归乡土、恪守道德立场的 小说创作的基本支点,刘醒龙也通过《大别山之谜》找到了自己的创作领地—— 大别山。 第二阶段是刘醒龙小说创作的发展期,因为一首《一碗油盐饭》的小诗使他 确立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向,并一发不可收拾。1992 年刘醒龙先后发表《村支 书》和《凤凰琴》两个中篇小说,引发文坛巨大关注,当年也被称为中国文学的 “刘醒龙年”。 《村支书》主要塑造了一个人民的好公仆形象,作为村支书的方 ①周新民,刘醒龙.和谐:当代文学的精神再造 刘醒龙访谈录[J].小说评论,2007(1)﹕62. ②周新民,刘醒龙.和谐:当代文学的精神再造 刘醒龙访谈录[J].小说评论,2007(1)﹕65. ③於可训.刘醒龙专辑 主持人的话[J].小说评论,2007(1)﹕59.

10

支书为了翻修村里的水闸而四处借钱,最后为了堵住水闸的漏洞而英勇牺牲的故 事。而《凤凰琴》主要讲述的是几个身处于大别山深山界岭小学的民办教师,为 了转正想方设法改变自己命运的故事。刘醒龙本人也因为这两篇小说被称为“新 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而发表于 1996 年的《分享艰难》又使刘醒龙的创作更 上一个台阶。《分享艰难》主要讲述了西河镇镇委书记孔太平为了当地经济发展 和个人前途而不断与周遭的人和事发生牵涉的故事,生动地展示了 90 年代乡镇 社会的复杂生存图景。 《分享艰难》连同当时的一系列小说使文坛形成了一股“现 实主义冲击波”的潮流,其“分享艰难”一词的引申含义也引发了全社会的大讨 论。这一时期,刘醒龙也进入了创作的真正爆发期,除发表了《秋风醉了》 、 《黄 昏放牛》、 《农民作家》、 《暮时课诵》、 《挑担茶叶上北京》等中篇小说外,还出版 了《威风凛凛》、 《至爱无情》、 《生命是劳动与仁慈》、 《寂寞歌唱》、 《往事温柔》、 《爱到永远》、 《市府警卫》、 《痛失》等 8 部长篇小说,并引起较大反响。总的来 说,这一时期的刘醒龙小说无论在思想内涵,还是在艺术特色上都比前一时期有 了较大的提高,并积极关注现实,表现了其大爱大善的道德理想。但也因其在文 化身份的迷失和文学态度上的暧昧不清,引发了一些争议。 进入新世纪后,刘醒龙暂缓了文学创作的脚步,10 年间只出版了三部长篇 小说——《弥天》 、《圣天门口》、《天行者》。这是因为如刘醒龙自己所说,这一 时期他吸取了前两个阶段的精华和不足,开始进行创作转型,从直面现实主义转 向反思现实主义,从书写现实转向历史叙事。自觉地转型加上不断丰富的写作经 验和思想内涵,使这些小说都取得了巨大成功。 《弥天》出版于 2002 年,是一部 带有作家半自传性质的小说,讲述了少年温三和在文革时期兴修乔家寨水库所发 生的一系列事件。整部小说围绕一个弥天大谎而发生发展,从体制和人性角度对 文革时期的荒谬做法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发人深思。《圣天门口》出版于 2005 年,是一部一百多万字的鸿篇巨著。作者也为此沉寂六年,三度易稿,写坏三台 电脑。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叫天门口的小镇上雪杭两个家族和周遭人物在半个多 世纪里发生的各种大事。小说横跨 60 年,涵盖了 20 世纪中国发生的各个重要事 件,被称为一部史诗性质的作品,得到了文坛的一致称赞,并入围第七届茅盾文 学奖。 《天行者》出版于 2009 年,是在其中篇小说《凤凰琴》的基础上扩写和改 编而成的。相比《凤凰琴》, 《天行者》更加注重挖掘现实矛盾和人性内涵,通过 对现行教育体制的反思和批判,体现了作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小说 一经出版,就得到热烈关注,并最终荣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成为湖北文学史上 第一个双冠作家(其中篇小说《挑担茶叶上北京》荣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在获得茅奖后,刘醒龙又出版了《政治课(第一部)》(2010),并对以前小 说进行修订重新出版了《燕子红》(2013)和《一棵树的爱情史》 (2013)。这些

11

小说都加强了现实批判,并更加注重艺术质感,其创作都达到了新的高度。总的 来说,这一时期的创作加重了历史与现实的观照与融合,通过对城市和乡村人性 的书写,体现了刘醒龙不断向“真正现实主义”靠拢的决心。

2.3.2 刘醒龙小说与苦难叙事 作为一名始终关怀农村和农民的作家,刘醒龙的文学创作始终以为底层人质 朴的诉求发出声音而不断前进。正如刘醒龙自己所说, “一个小人物,尤其是一 个社会地位低下的小人物;一类人,尤其是一类处在社会底层的人,他们的精神 状态和生存状态,从来就是我的全部小说的命定线索”。①苦难,永远是刘醒龙小 说最重要的关键词。而刘醒龙小说对于苦难的独特叙事一直是沿着两个方向发 展:一是指向人类必须面对的生存困境,一是指向生命意义和精神家园的终极追 问。 首先是指向人类必须面对的生存困境,这具体表现在小说的叙事题材上,主 要分为现实苦难和历史苦难两类。刘醒龙是从乡土小说开始进行现实主义创作 的,因此他的早期小说大多直面乡土苦难,表现普通老百姓的生存困境和物质苦 难。在其乡土小说取得成功后,伴随个人境遇的改变,刘醒龙开始把视角转向乡 镇和工厂,发表了一大批工厂系列和乡镇系列小说,比如《孔雀绿》、 《寂寞歌唱》、 《生命是劳动与仁慈》和《分享艰难》、 《路上有雪》等。这些小说有的表现社会 转型期工人地位和境遇的改变,有的表现乡镇权利争斗下的农民悲惨状况,都直 指底层群众所遭受的各种苦难。除了表现乡土和工厂,刘醒龙还写了一大批表现 底层知识分子各种境遇的“文化馆”系列小说,如“三醉系列”——《秋风醉了》 、 《清流醉了》、《菩提醉了》。进入新世纪后,在延续以往写实风格的基础上,刘 醒龙加大了从社会历史的角度直面苦难的创作力度,把历史苦难和现实苦难结合 一起,从人性和体制角度拷问苦难,并寻找解救苦难的最终出路——《弥天》是 反思文革带来的各种历史苦难, 《圣天门口》是反思革命和暴力带来的各种苦难。 这些小说都表现了作者在探究历史苦难和复杂人性的同时,把苦难救赎转向人性 救赎的决心。而刘醒龙小说的苦难叙事的艺术表现和内涵深度,也在这种转变中 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其次是指向生命意义和精神家园的终极追问,即寻求对国家民族和普通个人 的救赎,达到超越苦难的目标。刘醒龙小说的苦难叙事并非只是对苦难的简单描 摹,而是以审美的方式表现出对苦难的超越。在他的早期小说中,刘醒龙虽然感 受到了苦难的存在,却没有真正从内心感受苦难,加上一直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思 想的影响,对于苦难一直是一种“于苦难处转身”的态度即把希望寄托在传统文 ①周新民,刘醒龙.和谐:当代文学的精神再造 刘醒龙访谈录[J].小说评论,2007(1)﹕65.

12

化和回归田园生活上。但随着作家思想的不断成熟,加上从经验现实主义向反思 现实主义的转变,使刘醒龙对于苦难的态度实现了从“逃避”苦难向“直面”苦 难的转变。在《痛失》、 《弥天》、 《圣天门口》、 《天行者》等小说里,刘醒龙都选 择了直面人性与体制、文化与体制这类深层次的矛盾,以达到对于苦难的真正超 越。 总之,通过小说的苦难书写,刘醒龙达到了揭示苦难、超越苦难的目的,实 现了自己作为一名现实主义作家的写作理想;而其小说对于苦难的独特叙事,也 使得刘醒龙的小说在众多描写苦难的作品中脱颖而出,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成 为当代苦难文学极具代表性的一名作家。

13

3 刘醒龙小说的苦难叙事 3.1 现实苦难 所谓题材,指的是构成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材料,它不仅包括作品中具体描绘 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还包括作家对客观材料的主观选择和审美评价。根据苦 难叙事的表现方式的不同,我们可以从题材上把刘醒龙小说苦难叙事划分为现实 苦难和历史苦难两类。现实苦难指的是当前发生的各种灾难和痛苦,而历史苦难 指的是过去发生的各种灾难和痛苦,两者都能引起人对痛苦感受的体验。 作为一名现实主义作家,刘醒龙一直是紧跟时代发展脚步的,他关心这个时 代给我们带来的繁荣和巨大变化,更关心处于这个时代下层甚至被发展所遗忘的 人民。他曾不一次说,自己很庆幸当时没参加高考而选择了写作这条路。因为按 照他的个性,进入官场一定是吃大亏的。刘醒龙说自己从小就受到父亲影响,看 到父亲总是顾不上家庭而去参加工作,看到那些受苦受难的百姓急需大家去拯 救,所以他容忍不了各种贪污腐败的作风,这些都可以在他后来的纪念父亲所写 的《致雪弗莱》中可以找到。所以,关注现实,关注现实中人们所受的各种苦难, 也就成了刘醒龙小说的主要方向。而这种种现实苦难又可表现为灾难和贫穷中的 物质性苦难、权势压迫下的生存苦难和外界冲击下的精神苦难三种类型。

3.1.1 灾难和贫穷中的物质性苦难 我们知道,刘醒龙是以乡土小说走上文坛的,而他骨子里也认为自己是一个 生活在城市里的“乡下人”,可以说描写乡土社会在时代发展中的种种变化既是 刘醒龙小说的主要内容,也是他的文学目标。通过翻阅他的小说,我们可以知道 从小说人物谱系来说,农民、进城农民、乡镇工人和基层干部等是刘醒龙小说描 写最多的四类形象。因此,表现这几类形象所遭受的苦难也成为其苦难书写的主 要方向。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都知道农民是我们这个国家的主体,是这个国家快速 发展的最主要建设者;但我们也知道,不管时代怎样发展,他们一直都还处在社 会的最底层。尽管改革开放使许多人走向富裕,但这仍然改变不了大多数人的生 活面貌。一位瑞士驻华大使在回国后发表的一次演讲上提到:“中国是欧洲和非 ① 洲的混合物,4 亿人和我们差不多,9 亿人跟非洲差不多” 这话可能不够准确,

但也确切表明了中国城市和农村的巨大反差。或许城市的繁华蒙蔽了太多人的 眼,使他们忘记了那些远在深山的贫困农民们,但总有一些人记得他们,并不断 ①赵俊超,孙慧峰,朱喜.农民问题新探[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1.

14

给予他们关注和希望。 《凤凰琴》就是一部描写大别山深处界岭小学的民办老师为了转正发生一系 列故事的小说。作为刘醒龙的成名作,《凤凰琴》一扫当时文坛上追求先锋形式 和城市题材的潮流,以朴实的题材和真诚的内容感动了无数人。《凤凰琴》把笔 墨触及到了被人遗忘的大别山深处,这里的人们还没有真正享受到改革的福利, 甚至连基本的温饱都成问题,更别说读书了。当主人公张英才第一次来到界岭小 学时,看到学生们的样子竟然想到了电视里的非洲饥民。而文中描写学生吃饭的 一段话,也让人印象非常深刻——“早饭是在余校长家吃的。是昨夜的剩饭加上 野芹菜一起煮,再放点盐和辣椒压味。没有菜,有的学生自己伸手到腌菜缸里捞 一根白菜杆,拿着嚼。旁边的想学他,伸手捞了几下没捞着,缸太大,他人小够 不着缸底,就生气,说先前的学生多吃多占他要告诉余校长。”①可以想象,这里 的生活多么艰苦!因为穷,界岭这个地方还没有出现第一个大学生;因为穷,界 岭小学只有三个民办老师支撑着;因为穷,孩子们都希望能够走出大山,摆脱贫 困;也因为穷,民办老师们都希望能够转正,过上幸福生活并真正得到社会的认 同。不仅是《凤凰琴》 ,我们还可以在刘醒龙的很多小说里看到这种类似的场景。 《白雪满地》的赵二爹因为过年好不容易吃上一顿肉,结果因为吃撑后不得不喝 肥皂水吐出来。当吐完后,他竟模着瘪了的肚子痛哭起来:“一年把时间没吃肉 了,我原想过个肉瘾,将它们一餐吃了,没想到这么好的东西,却被我糟蹋了。 这个年,我又是白过了!”②而受苦的又何止是普通村民呢,《村支书》里的方支 书贵为一村之首,却也是家贫如洗——“吃饭时,一家五口闷闷地低头将各自碗 里的粥喝得哗啦一片响,桌子中间只有一碗腌辣椒。方支书的筷子没处伸,终于 说了句: ‘怎么不弄点青菜?’媳妇待了一会儿才回答: ‘园里的菜都干死了,干 了两个多月,我顾了田里就顾不了园里,想保饭碗就丢了莱碗。’说着说着,媳 ③

妇眼里就滚出一阵泪珠来。”

因为贫困,所以很多农民选择了进城。他们以为进了城就可以过上幸福的 生活,可城市的幸福又哪里属于他们呢?早在九十年代初期,刘醒龙就通过《白 菜萝卜》里的沈大河这一角色,发出城市容不下我们,我们的幸福不在这里的呼 声。1996年他又推出了长篇小说《生命是劳动与仁慈》,通过主人公陈东风的视 角,详细描述了进城务工农民的艰辛生活。在阀门厂里,农民工只能干最脏最累 的活,工资也只拿得到正式工人的三分之二,除了生活的艰辛,他们还饱受城市 人的侮辱。全书有这样一段描写,当插队打饭的正式工人墨水被排队的农民工们 指责时,“墨水转过身来说,叫什么叫,你们这些打工仔,我们才是厂里的主人 ①刘醒龙.刘醒龙自选集[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7. ②刘醒龙.刘醒龙文集・疼痛温柔[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350. ③刘醒龙.刘醒龙文集・乡村弹唱[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3.

15

哩,惹恼了我们,开个职代会都将你们辞退了。而打工仔方豹子进行反驳时,另 一个正式工人吼起来,告诉你们,不用到乡下去,就在大街上,哪怕是招人趴在 厕所里给人舔屁眼,眨一下眼睛就有成千上万的人报名。不信你们现在就走,看 阀门厂不垮的了!”①这些城里人的侮辱象锥子一样刺痛了陈东风的心,城市真的 是我们的天堂吗?当他最终决定回到乡下去时,他写下了《默默独处》这样一段 话,表达了自己对城市的失望: “默默独处。默默独处。一条街一条街地走过,不知怎么地走了多 久,脚下却却找不到一块可供驻留的土地。……城市太大、太冷酷,人 在它的面前是那样的微不足道。每天都有人被放在汽车道上轧死,都有 人被它抛入江水中淹死,每天都有人被它从大厦的窗户里扔下去摔死, 每天都有新娘或新郎被金钱或地位抢走,每天都有勤劳与善良被写成耻 辱与卑贱。城市在做着这些可恶的事情时,开始不声张,后来也不声张, 白天板着灰蒙蒙正经面孔,晚上则让霓虹放出千种风骚,就像那些从事 可疑职业的女人藏在化妆盒中的浪笑。” ——《默默独处》② 可以说,这是陈东风对城市带给他们苦难的愤恨,更是刘醒龙内心对城市不 平待遇的反映。城市也许真的太冷酷,冷酷到根本不会改变,以至于刘醒龙在14 年后再次把炮火对准它的冷酷。2010年,刘醒龙再次发表中篇小说《音乐小屋》, 表明城市里的一切都在变,可是农民工的身份和待遇却没有改变。万方和陈凯一 起来到城市成为一名环卫工人,他们勤劳、朴实,做着最脏最累的活,可这个城 市的人却从来没有正眼瞧过他们。住所楼上的女人认为他们抢占了地方,街上的 人认为他们身上不干净,就连饭店门口的接待人员也不允许他们进出,当万方一 开始抱怨时,陈凯的一句话打掉了他所有的锐气——“我们的对手是整座城市”! 最终,万方在看透这座城市的所有肮脏后,毅然选择回到家乡!也许万方的选择 就是刘醒龙自己的选择,农民的苦难已经够多了,不能再接受这些本不该压在他 们身上的冷漠和欺诈了! 除了表现农民的贫穷和灾难,刘醒龙也把笔墨触及到了工人身上。也许因为 自己也当过几年工人,所以刘醒龙更能体会他们身上的艰辛。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工人阶级一直把自己当作这个国家的主人看待,社会也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可 当改革的大潮来临时,工人们才发现自己的身份和待遇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社会 经济的转型、企业的改革,使工人阶级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企业由于经营不 ①刘醒龙.生命是劳动与仁慈[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92. ②刘醒龙.生命是劳动与仁慈[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416.

16

善而破产解体,工人们也被迫下岗待业。当衣食无忧的铁饭碗失去时,这些工人 的生活也开始变得艰辛起来。《寂寞歌唱》里的铸造厂由于停业整顿,工人们一 下子失去了生活来源。为了维持生活,一些人不得不打零时工,另外一些人则摆 小吃摊。可就是这样,却仍然不能保障基本生活。下岗的工人这样了,在岗的工 人也好不到哪里去。《孔雀绿》的吴丰是一名高级工程师,可就是这样的身份也 不能保障基本生活。“当吴丰疲惫一天回到家时,他打开电冰箱,见里面只有一 碗剩饭和一只碟子里放着的两块臭豆腐,外加一把白菜和几只萝卜。便打开底层 的贮藏盒,见还有两只鸡蛋,就拿了一只到灶上,正要磕开蛋壳,妻子周芳从房 里冲出来,一把将鸡蛋抢回去。周芳说,我就知道你要打鸡蛋吃,这是给女儿留 下的,家里一分钱也没有了,又碰上期中考试。”①不仅是吴丰,《生命是劳动 与仁慈》的高天白同样是厂里的技师,可他的家里却连买一斤肉的钱也没有,只 能整天吃素。这是中国工人阶级应有的生活吗,刘醒龙通过其生动细致的描写引 人深思。 总的来说,刘醒龙并没有刻意去渲染人们生活的凄惨,只是当人的基本生活 都不能保证时,书写现实的刘醒龙怎能不会提到呢?这种种生存困难提醒着人 们,我们的生活并不是那么完美,并不是所有人都衣食无忧的幸福着,还有很多 人等着我们去关心、去拯救。

3.1.2 权势压迫下的生存苦难 人永远都是一种奇怪的生物,当一种需求得到满足后,总会产生另一种需求。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认为,人的需求总共有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 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每种需求从低到高进行排列,表明人的需 ② 求发展。 乡土社会里人们一旦生活得到满足,便会开始产生对权力的追求,以

达到对他人的统治。而这种统治一旦超过其膨胀的界限,必然会对他人造成损害, 甚至影响他人的生活和生命安全。作为一名关注时代发展的作家,刘醒龙也一直 注意着这种情况,并通过小说的改写引发众人关注。通过深入乡土社会和企业工 厂仔细调查,刘醒龙认为那些贪图权势的乡镇基层干部和国企干部是造成这种苦 难压迫的最主要原因。 关于乡镇基层干部,刘醒龙虽然塑造了像方支书那样的好干部,但也没有否 认其他一些人给农民造成的苦难。他们中有的为了升官发财,不惜压榨群众;有 的为了个人私利,甚至至百姓于危难中。《挑担茶叶上北京》里的丁镇长为了达 到升官目的,不惜以政治任务名义要求全乡各村长务必筹齐几十斤冬茶,可在冬 天采半斤茶叶就要冻死一亩茶树啊!而《路上有雪》的各个村支书们甚至为了躲 ①刘醒龙.刘醒龙文集・无数菩提[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211. ②[美]马斯洛著,林芳译.人的潜能和价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

17

避新书记的“任务”,选择集体逃亡。当他们聚在一起商讨对策时,其对话正是 他们心态的最好反映——“毕建成说:‘金书记的建议也是为了村里长期和短期 的发展,出发点是好的。’全国伟说:‘这多年来哪个干部,哪项政策又曾坏过, 可最终老百姓又有什么好果子吃呢?远的不说.就说冯书记,一上任就叫‘要致 富先修路,,非要各村统统将原有的机耕路加宽到两丈,又是拆屋又是压田,加 上义务工,全乡哪一处不是日夜有人在骂乡村干部。结果呢,客车没见到影子, 大卡车一个月跑不了三回.路再宽,跑的还是手扶拖拉机和三马儿。’ 毕建成 说.‘上面的好心,若不领,以后真有好处时,恐怕真不考虑我们了。’金国伟 说:‘我们过去就是吃了总抱着幻想的亏。’”①可见,这种为了升官而做的“书 记工程”给普通群众带来了多大困难。《挑担茶叶上北京》里石得宝的女儿亚秋 虽然才刚上初中,却已经深刻认识到了这类官员的本质——这些人每次都来骗吃 骗喝,可爷爷和父亲总是对这些人做忍让,使他们占便宜,结果是害人害己!② 除了乡镇干部,企业工厂里的那些贪图权势的干部也是造成苦难的原因之 一。他们为了个人名利和钱财,不惜牺牲国家财产,甚至导致企业工厂破产,使 工人们失去了生活的来源。《寂寞歌唱》里的林茂为了个人发财,不断贪污国家 财产以资助自己私有的八达公司的发展,最后导致整个阀门厂走向破产,几万人 失去了生活来源。文中林茂和肖汉文的对话,真正暴露了林茂的野心——“你比 别人高明就在这里,牌子和资金都是国家的,赚的钱却是私人的。正大光明得让 人都不敢乱想,这是现今时节最好的本钱。不贪污一分,不受贿一角。但要什么 有什么,这就够了。在家里藏那么多黑钱有什么用,还记得前苏联和俄罗斯吗? 到时候国家将旧票子一废,然后每人限定用旧票子兑换新票子的数额,再多的得 有有关证明才给兑换,不然就成了一堆废纸。可八达公司不怕,它是在国家的帐 ③ 本上,什么政策都得想到它。” 可这样做的又何止是林茂呢?《寂寞歌唱》里

上到县委书记,下到工厂车间主任,每一个人都在为个人私利而损害他人利益。 当阀门厂再也发不出工资,那些失业的工人们不得不自讨生活时,我们不禁感叹 这样的社会根本没有未来。不仅在《寂寞歌唱》里,《生命是劳动与仁慈》里的 陈西风作为一厂之长,却一心只想调到县政府去,整天算计竞争对手,对于工厂 生产却不闻不问,最终导致他人趁机而入,用各种手段拖垮了工厂,导致全厂工 人失业。 可以说,这种因权势欲望产生的苦难压迫是我们最应该制止和避免的。只有 真正约束个人私欲,才可能真正解救大众于苦难中。

①刘醒龙.刘醒龙自选集[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50. ②刘醒龙.刘醒龙小说[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11. ③刘醒龙.寂寞歌唱[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101.

18

3.1.3 外界冲击下的精神苦难 当整个社会走向转型,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普通大众时,它改变的不仅是人 们的生活,也改变着人们的思想。乡土社会一直是一片纯净之地,人们按照从古 流传至今的规约办事,勤奋劳作,享受丰收的喜悦和宁静生活的安逸。可当改革 的风暴扫荡到这片土地上时,这里的人们也开始发生变化。为了获得更加舒适的 生活,人们开始抛弃土地,走进城市;而城市里的思想也渐渐改变着乡民们。不 知从何时起,劳动不再被看作光荣,怎样赚钱成为人们的津津乐道。90年代中期, 一批有责任心的作家们最先注意到这种现象,并不断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对这种 现象的不满和忧虑,其中比较著名的作品有贾平凹的《秦腔》、周大新的《湖光 山色》等等。作为视乡土为血肉和灵魂的刘醒龙也注意到了这种现象,并试图以 自己的作品给世人以启迪——逃离和解脱于这种精神困境。 早在90年代初期,刘醒龙就发表了小说《黄昏放牛》,透过主人公胡长升这 一角色表达自己对人们抛弃土地、追逐金钱的看法。胡长升在城里住上几年后, 最终决定回到家乡,他认为人只有继续劳动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可当他回到家 乡时,看到的只是这样的情景——德权说:“世道变了,往日那一套全作废了。 如今谁的钱多,谁就当劳模;谁会搞歪门邪道赚钱,就让谁当干部。种田的事没 人提,要提也是应付差事。”德权指了指边上的田说:“你看这些当家的田,往 年种麦稻稻、油稻稻,一年种三季。现在都是种一季中稻,其余时间都让它荒着。 只有像我这样的老实砣子,没别的活路,才种一季麦或一季油菜。”①胡长升不 肯认输,他希望以个人之力改变故乡的面貌。可人们早已没有心思放在劳动上, 加上乡镇干部的百般刁难,他的努力最终失败了。《生命是劳动与仁慈》里的陈 老小和陈万勤也这样一类人,他们是共和国的建设者,是那个劳动最光荣的时代 的见证者。可他们的时代终究过去了,陈老小领了几十年的劳动模范奖状第一次 发给别人,而这个别人仅仅只是会更赚钱而已。当他喃喃自语道:“未必现在只 讲赚钱,不讲劳动了?”②,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打击对他来说,是多么的巨大。 如果说胡长升和陈老小是被时代抛弃,那么作为时代见证者的青年们,他们 又遭受了怎样的精神压迫呢?《白菜萝卜》里的沈大牛因为帮助弟弟而来到城市, 本以为可以遇见城市的美好,但他却看见了什么呢?弟弟一家好吃懒做,整天为 了发财而投机倒把;家乡的朋友为了赚钱,竟然去当捡破烂的;当初抛弃他的女 人再次被抛弃,竟然为了求生而当了妓女;周围的人为了赚钱而不惜用各种手段 损害他人。最后,沈大牛为了逃避这些苦难,不得不回到了家乡,当他禁不住感 叹——城里土地看起来很肥,可就是长不起苗时,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对这种现 象的否定态度。正如《生命是劳动与仁慈》里的陈老小所说——“劳动虽苦,却 ①刘醒龙.秋风醉了[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241. ②刘醒龙.生命是劳动与仁慈[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34.

19

不会使人堕落”、“劳动不会苦的,因为劳动就是生命”、“生命中最美的东西 是劳动创造的”①。刘醒龙希望通过对劳动等一系列传统美德的提倡,把人们从 那种金钱至上和劳动无用的拜金主义思想中解脱出来,从而真正走出意义虚无的 精神苦难世界。 除了展现各种因价值失范、意义虚无造成的精神之困,刘醒龙还注意到外界 冲击使知识分子对自身“身份失落”和角色定位迷茫的精神焦虑。作为刘醒龙小 说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知识分子题材类的小说对刘醒龙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刘醒龙自己对现实的感受总是最灵敏的。他深切理解知识分 子在这个时代不仅默默承受物质苦难,还饱受精神苦难之痛。上世纪九十年代, 刘醒龙曾写了一系列被称作“文化馆系列”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秋风醉了》 的王副馆长总想升为馆长,可却三升三落,最后心灰意冷时却意外达到目标; 《菩 提醉了》的文化馆为顺应改革潮流也实行改革之风,可却没想到演绎了一副“官 场现形记”;《去老地方》里的杨一用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勾起了许多回忆。这些 小说深刻表现了知识分子在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想要紧跟时代可又放不下自身 身份的焦躁心态。而《威风凛凛》的赵老师,更是一个让我们无比惋惜的人物。 为了替家族报恩,赵老师放弃了逃往台湾的机会,留在西河镇当上了老师,可镇 上的人们却没有一个人想认真学习知识。他在文革时被打成右派,饱受身心折磨, 好不容易在拨乱反正后恢复身份,可这时人们依然没有改变想法,整天想着赚钱 和出风头。赵老师没有朋友、没有地位,可他却从没向生活妥协过。虽然贫穷, 但他的家里依然一尘不染;虽然被人欺负,可他从没懦弱,维持着知识分子应有 的气节;虽然没有知音,但他仍细心培养每一个学生,相信知识终将有一天会改 变这个镇上的生活。可就是这样一个宅心仁厚的知识分子,最终却被街头痞子杀 害。赵老师走了,西河镇再也看不到赵长子那高高瘦瘦的身影了。可他的形象却 留在了每一个心中,正如文中的爷爷所说——西河镇真正威风的只有赵长子一个 人!通过赵老师这个形象,刘醒龙想告诉大家,知识分子虽然会遭受各种苦难, 可他们的气节却永远不会倒下! 当然,刘醒龙最倾尽全力的还是在集大成之作——《天行者》里。《天行者》 通过表现四个默默坚守岗位的民办老师——余校长、邓有米、孙四海和张英才想 要转正的故事,深刻地表现了当代乡村知识分子平凡而伟大的特质。作为民办老 师,他们贫穷,甚至连基本生活都不能保障;他们平凡,每一个人都没有出众的 学历;但他们热爱自己的岗位,热爱自己的学生——余校长叹气说:“当民办老 师的,什么本钱也没有,就是不缺良心和感情。这么多孩子,不读书怎么行呢? 拖个十年八载,未必经济情况还不会好起来么?到那时再享福吧!”②可他们也 ①刘醒龙.生命是劳动与仁慈[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34. ②刘醒龙.天行者[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12.

20

必须忍受村民们对教育的不重视,甚至忍受社会对他们地位的不尊重——他们永 远都是一群代课老师!刘醒龙在谈到创作此小说的初衷时,说道:“作为乡村知 识分子的这一类教师,一切的乡村奇迹的酝酿与发生,本应当首先归功于他们。 然而,荒诞让历史与现实一次次地无视其伟大得不能再伟大的贡献,以至于沦落 为被人拒绝理解的地步。这一点也正是时代正在流行的顽症。”①正是这种不明 的身份地位,让他们饱受苦难——余校长的妻子明芬为拿到转正指标,不惜在生 产后第二天就去参加考试,结果落下病根,最后也是在得到转正资格后才安心离 开人世;而盼转正盼了几十年的胡校长,则因看不到转正希望含愤而死!可以说, 在中国的大地上还有千千万万个像余校长、邓有米、孙四海和张英才那样,默默 等待转正指标的民办老师,他们并不需要优渥的待遇,只需要国家能给他们一个 身份的证明!通过《天行者》,刘醒龙把乡村知识分子的物质和精神苦难解剖到 众人面前,只希望国家和社会能够更加关切和尊重这群默默坚守的苦行僧!

3.2 历史苦难 整个九十年代,刘醒龙一直执着于书写现实,表现我们这个时代所发生的各 种大事。他善于捕捉现实漏洞,并深入社会底层,以拳拳赤子之心来描写和展示 广大中下层群众的艰辛与无奈。这种以“社会书记员”视角观察社会的小说,虽 然得到了文坛和广大读者的喜爱,但也引发一些争议。尤其是1996年其中篇小说 《分享艰难》的发表,更是引发文坛广泛讨论。刘醒龙在小说人物孔太平和洪塔 山关系的处理上,被认为作者价值含混和缺乏批判立场。虽然刘醒龙也试着做出 解释,但也没有给出让人信服的答案。这次事件使刘醒龙在以后的创作中更加谨 慎,并试图扩展写作视域以增加作品内涵的深度。进入新世纪后,刘醒龙先后发 表的几部小说都加大了从人性和体制角度反思苦难的力度,并以历史审视现实, 其批判力度和内涵深度都得到文坛广泛好评。通过书写历史苦难,刘醒龙的作品 也开始从经验现实主义向反思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迈进,体现出一种“历史 ② 审察、现实批判”的特征。 总的来说,刘醒龙小说的历史苦难表现为两种形式,

一种是“极左”政治造成的灾难,另一种是暴力革命带来的创伤与痛苦。

3.2.1 “极左”政治造成的灾难 出版于2001年的《弥天》是作者的一部半自传性质小说,整部小说以主人公 温三和作为技术人员参与修建乔家寨水库的经历展开,详细描述了人们在极左政 治体制下所遭受的各种苦难。刘醒龙试图通过温三和的视角,把人们再次带入那 个荒诞的岁月,体会当时人们所遭受的各种苦难。 ①胡殷红,刘醒龙.关于《天行者》的回答[J].文学自由谈,2009(5)﹕131. ②邓玉涛.投入灵魂与血肉的写作——刘醒龙小说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72.

21

在那个极其残酷的年代,人们最基本的生存权利都被扼制了,一切行动都必 须在政治控制下展开。在强大的政治手段高压下,人的最本能的欲望畸形变态地 疯狂地发泄,法纪毁坏,话语权被超控成一台暴力的机器。超控者和被超控者之 间形成一种最原始的奴役和被奴役的关系,一种助纣为劣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形 成一种最野蛮的敌视和对抗的关系,一种手足相残的关系。①可以说,整个文革 社会都变成一种畸形的关系整体,人伦道德通通不再存在。在小说《弥天》里, 温三和的父亲勤政为民却得不到重用,从小就是坏痞子的王胜却从乔家寨的大队 书记一跃而成区委第一书记;知识不再受到重视,暴力成为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 知青老白为了能够上大学,不惜诬赖博学的倪老师使其被打成反革命;人伦关系 混乱,水库工地上的男男女女靠性来排解寂寞。 而生活在其中的群众,更是麻木不仁,根本没有个人思想和意志,这在小说 中关于枪毙女知青丁克思的描写中尤为令人震撼。县城公判大会上,人们从四面 八方赶来,只是因为要宣判一个女知青,完全不在乎其宣判理由;而刑场上,一 些人不断挤上前只是为了看看城里的女人死的时候是怎样,另一些人甚至对尸体 进行各种侮辱。可以说,这些人完全就是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文中最后,刘 醒龙用这样一段文字描写了枪毙后的刑场——“小河沿着公路漫不经心地向前淌 着,因为是冬天,河水特别浅,冷雨落在它的身上,那些白花花的沙子显得比平 常多了许多分量。女知青的尸体已不见了。满地的过冬荒草被无缘无故地践踏后, 翻露出来的根茎,赤白赤白地陈列着,像是一具具细小的尸首。一个穿着黑色粗 布棉袍的老人和一个披着蓝色呢大衣的中年人,紧挨着肩正从女知青倒下的地方 缓缓走过,跟在他们身后的那条狗,像闻到什么了,伸长着鼻子在雨中不停地寻 找。客人从人和狗的身边轰隆驶过后,温三和没有再往回看,只是在心里想,要 ② 不了一会儿,那只狗就会找到留在地上的那摊血。” 其文字的冷酷性,让人读

起来不寒而栗,更悲痛不已。 如果说人性都是这样冷酷,那统治这些人的文革体制又是何其残酷呢?我们 不能说这种冷酷人性是由文革体制造成的,因为人性恶的最大敌人永远是人类自 己,但这种残酷体制无疑加剧了人性恶的肆意膨胀,直至完全控制人类社会。正 如前面所说,文革下的社会被绝对政治化,一切行为都被视作政治行为看待。社 会权利被集中于一人手中,人的各种自由都被严重扼制。《弥天》中兴建的乔家 寨水库正是这种体制下的成品——一个巨大的政治谎言,但因为被扣上政治性, 所以使其两万劳动人民为它拼命。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弥天》中的最大 权力人物——乔俊一。小说中关于乔俊一的出场画面是这样描写的,“宣布完会 场纪律,县委书记洪书记就带着县里的主要领导从幕后鱼贯而出。一排人刚坐定, ①胡榴明.大夜弥天的年代——读刘醒龙最新长篇小说《弥天》[J].青年作家,2002(11)﹕14. ②刘醒龙.弥天[M].上海: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63—64.

22

一个身背步枪的男人快步走出来。坐在洪书记身边的一个领导见了,赶紧起身让 座。温三和正在猜测这个后来的男人是不是乔家寨大队的支部书记乔俊一。旁边 的两个同学异口同声地告诉温三和,那个人本来就是乔俊一。”①可以在县委书 记后出现,并身背步枪,可见乔俊一的影响力在当时多么巨大。不仅如此,背后 的人介绍乔俊一,都称作他是乔家寨的毛主席。这是因为他在乔家寨的绝对影响 力,遇上不顺眼的人或事,可以随意用枪射击以作警告;为了缩短工期,他暗示 工人可以用黄沙作为水库的防护墙;为了不让工人们下山过年,甚至拿枪向群众 射击,以致金子荷和宛玉的死亡;而关于乔家寨水库的修建,他给出的理由是— —“为什么?我自己刚刚有个想法,他们就希望我修,到后来我不想修都不行了。” ②

更难以置信的是,上到官员下到普通百姓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修建这个水库是无

用的,乔家寨根本没有那么大的降雨量,却没人愿意去揭发它。可见,乔俊一的 权力是这个荒诞的体制给予的,也是这群麻木的人民给予的。可以说,人们用自 己造成的苦难折磨自己。 可折磨的又何止乔俊一一人呢?樟河水库的陈处长,让人在麻骨石上开耕 地、用炸药作底肥,更声称只相信小学文化以下的人,却被调到县水利局当局长。 大小官员互相欺压,为了升迁不惜以各种手段欺压百姓。虽然也有像倪老师那样 清醒的人,可在整个麻木无知的社会,他们的言行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麻烦。 刘醒龙把小说题名为“弥天”,正是映照全书封皮上的那句话——“一场历史的 弥天大谎,一个时代的灵魂悲剧”。这不仅是时代的悲剧,更是我们整个民族的 悲剧。冷酷的人性和残酷的体制就这样互相作用、互相生发,最终给我们民族造 成了不可磨灭的灾难。通过书写这些灾难,刘醒龙把这段厚重的历史剖接到众人 面前,正如他自己所说:“有人认为过去是一堆包袱,有人认为过去是一笔财富, 而我却认为过去更应该是一根高悬着的鞭子。对于肉体,这样的鞭子毫无用处, ③ 它只能用于拷问后继者的灵魂” 反思历史、拷问灵魂——这既是作者的写作主

旨,更是刘醒龙给我们民族开出的解脱于历史苦难的药方。

3.2.2 暴力革命带来的创伤与痛苦 继书写文革造成的政治性苦难后,刘醒龙蛰伏六年再次拿出被自己认为是其 代表作的《圣天门口》。全书沿着《弥天》开拓的历史书写路线,并加大了时间 的纵线描述,把一个叫天门口的小镇从二十世纪初的辛亥革命到六十年代文革期 间的风云变幻全都描述出来了。在长达六十几年的时间跨度中,二十世纪中国所 经历的重大事件如五四运动 、北伐战争、土地革命、肃反、白色恐怖、抗日战 ①刘醒龙.弥天[M].上海: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55. ②刘醒龙.弥天[M].上海: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367. ③刘醒龙.过去是一种深刻——弥天・ 序[M].上海: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2.

23

争、解放战争、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文化大革命都在小说里得到了生动地体 现。同时,小说里又引入古书《黑暗传》,把从上古社会一直到清朝灭亡的重大 事件一一予以陈述,两条历史线互相影射、交相呼应,体现了史诗性质。小说一 经出版,便引发文坛巨大关注,被评论家称为是“近期内中国小说界出现的相当 罕见的一部长篇小说佳作,甚至在未来的文学史上,这部小说也很可能是一部无 法被忽略很难绕过去的优秀作品。”①但作者所要表现得并不仅仅是一部厚重的 历史,而是在这些历史事件的阐述中融入了自己对历史的反思和对历史悲剧的拷 问。他希望通过对暴力革命的消解和质疑,在解构传统20世纪历史的同时重新建 构新的20世纪历史。 其实在刘醒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威风凛凛》里,他就借用“谁是西河镇最 威风的人”这个主题,通过对“爷爷”、五驼子、金福儿和赵老师四个人故事的 叙述,表达了暴力最终无用,最威风的永远是人心的主要思想。其后,对暴力的 质疑在《弥天》等小说中得到发展,最终在《圣天门口》这部小说中达到顶峰。 但在《圣天门口》中,对暴力的解构一直是和对革命的质疑连在一起,革命是暴 力的导火线,暴力是革命的最佳武器,通过对暴力特别是对革命的质疑,小说真 正达到了解构历史的目的。关于对暴力革命的质疑和解构,刘醒龙其实在小说开 头就借用梅外公的话,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曾对身边的人说,外面那些扛 枪舞剑、成天将对方当作死敌的人,其实就是兴怀这种目的,以为仗着手中的强 权与暴力,杀光了反对自己的人,世界就会变得光明起来。他们一点也不懂,不 管好人坏人,也不管是好政府还是坏政府,只要想通过对敌人实行弹压,用他人 的死亡来推动自己的信仰,从实质上讲他们就已经同流合污,没有好与坏的区别。 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政府。一群爱杀人的人,只配有一个爱杀人的政府。” ②

其后,刘醒龙分别从目的、起源、过程和结果几个环节,表达了自己对这种带

给人民深重苦难的暴力革命的质疑。 首先,从革命目的来说,小说中天门口的人们走上革命都是出于个人私利, 并带有一定的偶然性。除了傅朗西是正统的革命家出身外,董重里是希望通过革 命,让天下更加太平;常守义是为了革掉富人的脑袋,然后自己从中获利;杭九 枫是为了打败雪家,向马鹞子报仇;阿彩是因为被雪茄抛弃后,带着对雪家的怨 恨走上革命道路。因此,这样的革命从一开始就决定其不能解救大众苦难的本质。 其次,从革命起源来说,发动革命的动机并不单纯。常守义利用雪杭两家的世代 矛盾挑动杀机,使杭天甲和杭九枫父子投身革命,致使天门口的革命大幕拉开。 而以屠杀开始的革命必定充满血腥——“死者的尸体将杭家门口堵得水泄不通,

①王春林.对20世纪中国历史的消解与重构[J].小说评论,2005(6)﹕50. ②刘醒龙.圣天门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63.

24

黑红黑红的血汩汩地流过青石板铺成的小街,淌进去清悠悠的小溪里。”①再次, 从革命过程来说,革命的长期性和艰苦性,使各个革命分子的真实面目得以展开。 董重里眼中的革命只是一种理想情怀,一旦破灭,他也迅速选择退出了;常守义 的杀人欲望得到满足,真正成为一个狂暴分子;杭九枫和阿彩在报仇的欲望中迷 失自己,只能依附傅朗西成为别人的革命棋子。最后,从革命结果来说,革命目 标的不单纯致使这场革命不会成功。革命成为暴力的代名词,天门口各个利益团 体互相残害,导致生灵涂炭。常守义和杭天甲在“肃反”运动中被杀害,阿彩在 文革迫害中屈辱去世,董重里逃往香港,整个雪杭家族几代人就只剩下杭九枫和 雪柠两个人。就连傅朗西,这个一直坚持布尔什维克主义的革命积极分子,也在 质问他的群众面前,不得不怀疑自己坚持一生的革命理想—— 四个衣衫褴褛的女人用力挤到台前:“我们也要斗争!”她们不顾有 人正在发言,径直走到傅朗西前面。还没开口,那个八十岁的女人就伸 手将傅朗西的脸抓了一把:“你这个说话不算数的东西,你答应的幸福日 子呢,你给我们带来了吗?” 傅朗西记起来,杭九枫在一旁提醒,梅外婆和杨桃受日本人伤害时 曾在她们家住过一阵。傅朗西心里一颤,嘴唇不由得哆嗦起来。这时候, 那个五十来岁的女人哭喊起来:“为了保护你,我家男人都战死了,你总 说往后会有过不完的好日子,你要是没瞎,就睁开眼睛看一看,这就是 我们的好日子,为了赶来斗争你,我身上穿的裤子都是从别人家借的!” “老傅啊老傅,没有你时,我家日子是很苦。可是,自从你来了, 我们家的日子反而更苦!”② 可以说,“当革命的暴力成为革命的主体时,原来的革命理想就被彻底颠覆 了,革命也必然被暴力所颠覆”③。无论是雪杭两家持续几十年的斗争,还是二 十世纪里大大小小的各个党派的斗争,它们的最终结果永远是让普通百姓遭受更 多的苦难。小说里一直不断出现的一句话——“历史上第一个被杀的人是谁?” 就是对这种暴力革命的最根本否定。 总之,刘醒龙通过对暴力革命的质疑与反思,试图以此告诉众人,只有重新 认识革命,我们才能以高贵的人伦道德走出苦难的泥淖——“能够走出苦难,使 ④ 人生生不息的正是被苦难当成天敌的人伦的高度” ;只有重新认识历史,我们

①刘醒龙.圣天门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54. ②刘醒龙.圣天门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184. ③周新民.《圣天门口》:对激进主义文化的多维反思[J].当代文坛,2007(6)﹕79. ④刘醒龙.我们如何面对高贵[J].文艺争鸣,2007(4)﹕79.

25

才能以持久的人性救赎重构整个人类的历史。

26

4 刘醒龙小说对于苦难的超越 苦难从来不是人类意志的产物,但它总是在与人类的生活不期而遇。如何摆 脱甚至超越苦难,一直是人类不断想要解决的难题。古往今来,许多哲学家和文 学家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从世界文学发展的历史看,许多伟大作家都选择了直 面苦难,并在与苦难斗争中建构伟大形象以实现对于苦难的超越。加缪靠的是西 西弗斯对于神明和惩罚的永不惧怕,福克纳以圣地亚哥老人的“可以打败,但不 可以打倒”表达自己的不屈意志,鲁迅则用“过客”身份表达了对于虚无的反抗。 但时代不断发展变化,人的思想和生活跟着发生变化。作家如何引导人类超 越自身的苦难?这是令人费解的问题。超越苦难不仅仅是对于苦难的直接描摹, 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苦难背后所隐含的非自我力量的体验,对苦难和苦难力量进行 审美评价。不同的作家在特定历史阶段书写苦难有着自己的独特方式,这既与苦 难自身的特质和作家的生活经历相关联,也受到当下的时代背景影响。但总的来 说,文学对于苦难的超越方式无非是一个二元对立的问题,不是直面就是消解苦 难。直面苦难,即是对于苦难的反抗,对于苦难背后的非自我力量的反抗;消解 苦难,即是于苦难处转身,这种转身并不是对于苦难的妥协,而是通过受难个体 对苦难的隐忍、消化、遮盖甚至遗忘,把苦难淡化或者放置于虚无之中。 作为一名有良心的作家,刘醒龙在紧跟现实的同时,也在不断思考超越苦难 的方式。从走上现实主义这条道路开始,刘醒龙就给自己拟定了一条关注生活、 参与生活的写作条列。他曾说:“当文学面对生活时,作家不应只是一个隔岸观 火者,如果这一点不作改变,那他就只能成为一个隔靴捎痒者。”①“一个好的 ② 作家,要有强大的社会担当,要敢于牺牲,敢于放弃,还要耐得住寂寞。” 所

以,无论是早期积极关注现实、给人无限关怀,还是近期直面现实和历史、对不 合理制度进行批判,他一直在思考如何用文学给苦难大众以启示的问题。总的来 说,关于如何超越苦难,刘醒龙经过了从“于苦难处转身”到“直面苦难”的发 展过程。

4.1 于苦难处转身 由于从小在农村长大,加上饱受磨难的童年生活,使刘醒龙一直对乡村和农 民有一种亲近感。他曾在书中写道:“我一直不敢在自己的写作中,对中国乡村 中的父老乡亲们有半点伤害。在他们面前,我没有半点文化上的优越感。每当面 对那些被风霜水土草禾粪肥侵蚀成斑驳状态的手背和面孔时,内心深处总感觉自 ①刘醒龙.仅有热爱是不够的[J].当代作家评论,1997(5)﹕101. ②李萍.刘醒龙:现实主义作品都是正面强攻[N].深圳特区报,2011.11(25)﹕10 .

27

己做了某种亏心事,所以在写作时,能与笔下的那些人物平等地相处,在我已是 占了莫大的便宜了。”①这种心理使他在写作乡土社会时,内心倾注的情感更多 是一种同情和理解。加上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比如儒家的大善与中庸、 道家的超脱与无为、佛家的忘我与归去——“我深刻地感到在环境恶劣中保持了 几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人,是不可能靠着劣根立国的,她肯定有自己的优根的存 在”②,刘醒龙更愿意以 “善”和“爱”为原则处理小说中的人物和事例。因此, 刘醒龙小说这一时期的苦难叙事呈现出一种苦难消解的现象——“于苦难处转 身”,不是直接与苦难对抗而是通过走向其他方向,在遮盖和遗忘中达到对于苦 难的超越。而这种转身方式又可以分为走向传统道德和走向田园牧歌两种。

4.1.1 走向传统道德 曾经有研究者对刘醒龙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过细致分析,发现他小说中的 父辈形象几乎都是道德崇高者,他们吃苦耐劳、热心助人,遇到灾难时总是选择 牺牲自己。通过自我牺牲,最终帮助他人逃离苦难。《分享艰难》中的田永茂就 是其中最典型的形象。当镇上的经济大户洪塔山强奸了他的女儿时,作为镇委书 记舅舅的他,本可以立即要求把洪塔山收押在案,并用法律严惩。但为了全镇人 民多一些收入,他最终选择牺牲自我,让侄子把洪塔山放了。可以说,这种自我 牺牲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承担的,只有最朴实、最善良的农民才会选择用善心进行 自我消化。 因为相信人们一旦相信“爱”和“善”,就能改变自己、影响他人,所以刘 醒龙一直在小说里不留余力的推广这种道德感化式超越。《伤心苹果》里的明大 妈就是其中的典型。作为一名退休教师,她总是义务帮助接送在城里上学的小孩, 并热心帮助每一个人,她总说:“这个世上爱心比什么都重要,它说起来容易做 起来难,可有时候说起来难做起来容易。”明大妈始终相信只要每一个人充满爱 心,世界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她总教小孩们歌唱:“我爱小猫,小猫爱我 /我爱白兔,白兔爱我/……我爱工农,工农爱我/我爱县委,县委爱我/我爱国家, 国家爱我/我爱领导,领导爱我/我爱工作,工作爱我/我爱劳动,劳动爱我。”③ 明大妈始终知道成人的世界是尔欺我诈,只有儿童才是最纯洁无私的,所以她希 望通过儿童的善良改变大人的虚假,使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的确,明大妈的 爱心使她受到了每一个人的爱戴,儿童的善良天真也逐渐影响大人们的看法,最 终阀门厂的工人们得到了妥善的安置,而主人公石祥云的工作在闹腾几个月后被 明大妈一句话就解决了。 ①刘醒龙.孤独圣心・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刘醒龙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10. ②刘醒龙.现实主义与“现时主义”[J].上海文学,1997(1)﹕50. ③刘醒龙.刘醒龙文集・无树菩提[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219.

28

不仅是明大妈,《秋风醉了》里的王副馆长父亲虽然衣食无忧,但他仍然坚 持每天去街口替人免费补鞋。他始终坚信好人终有好报,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所以他得到每一个人的尊敬,甚至是他儿子的对手。最终,王副馆长父亲用自己 的善心感动他人,并帮助儿子实现了一直梦寐以求的馆长职位。还有《威风凛凛》 里的赵老师,即使镇上的人对他进行各种侮辱,他也没有进行反击,反而教导学 生们要始终坚持善行——只有善心,才能打倒暴力;只有善行,才是最威风的人。 除了明大妈和王副馆长父亲,《黄昏放牛》的胡长升、《生命是劳动与仁慈》 的陈老小、《寂寞歌唱》的林奇他们也一直在以自己的行动感动着他人。胡长升 坚持回到乡下劳作,就是要告诉人们任何时候都不要抛弃土地;陈老小用一生的 劳动证明劳动就是生命;林奇用自己的默默坚守告诉众人,永远不要做违法害人 的事,只有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解决任何困难。 的确,只有善心得到传递,我们的世界才会更加美好;只有善行得以施行, 我们才会无畏解决各种苦难!

4.1.2 走向田园牧歌 当善心无法改变他人、善行无法解决我们的苦难时,刘醒龙也给我们提供了 另外一条出路——走向田园牧歌。当然,走向田园牧歌并不是一种逃避,它只是 另一种我们超越苦难的方法。在刘醒龙的眼中,田园即是家园,只有家园才是一 个真正充满爱心和大爱的地方。 《白菜萝卜》的沈大河本来希望在城里找到新的生活,当他看到城里的人们 陷入各种苦难的泥淖时——弟弟一家被金钱和性爱所迷惑、当初的朋友为了赚钱 甘受侮辱去捡破烂、初恋情人为生活所迫去当了妓女、每一个人为了赚钱都互相 欺诈,他毅然选择回到家乡。《生命是劳动与仁慈》里的陈东风本来不想来到城 市,但终于禁不住诱惑进入城市时,他发现——表哥陈西风整天都在为了金钱和 地位与别人斗争,并瞒着妻子与工厂主任田如意偷情;初恋情人方月为了住进城 里嫁给了比自己大十几岁的陈西风,却终究陷入安逸生活而无法自拔;工人黄毛、 墨水整天为了调到更舒适的岗位勾心斗角;工程师高天白虽贵为厂里的高级技 师,却穷到连家里吃肉都困难;方豹子虽然如愿来到城里,却整天受到城里的人 的侮辱;赵家喜为了留在城里,娶了有精神病的王元子……所有的人都过得并不 幸福啊!在经历各种风波后,他才认识到只有像父亲和翠那样的人才是真正幸福 的人。父亲陈老小一生活的坦荡,即使心里另有所属,但为了妻子一直把情感压 抑在心里;即使世人都认为赚钱比劳动更重要,他仍一直劳动到死,得到了众人 的尊重。翠,一个善良的姑娘,当所有人都想着进城时,她仍留在乡村,默默劳 动,最终她等回自己的爱人。陈东风最终选择了回到家乡,回到翠的怀抱,他发

29

现这才是没有苦难的地方,这才是幸福的地方。 总之,尽管走向家园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超越苦难的方式,但刘醒龙依然没有 放弃对善心和大爱的提倡——家园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用善心和大爱去建构。可以 说,刘醒龙这一时期对现实的批判都带有一种用道德改良丑恶的意味。他的小说 体现出一种强烈的用善和爱来包容恶、改造恶的审美倾向,流露出他希望用大爱 大善来唤醒人们泯灭的人性、实现人性的救赎,并拯救沉沦世道的良苦用心。

4.2 直面苦难 一方面,刘醒龙的这种“于苦难处转身”式超越得到了一些评论家的赞扬, 比如《上海文学》的主编周介人认为:“刘醒龙小说里有一种大善。小善是爱憎 ① 分明,大善却是对恶的改造和包容” 。但另一方面,这种“道德救赎”式的超

越也被认为由于作家主体意识中时代悲剧感的缺乏和过于浓厚的道德感化倾向, 导致其作品缺乏批判的力度,也影响了其现实主义写作功能的发挥。比如南京大 学的丁帆就曾对《生命是劳动与仁慈》的苦难超越效果进行质疑,“一方面是对 社会有着本质上的深刻认识,并且予以入木三分的揭示;另一方面是用近乎宗教 意识的‘劳动与仁慈’来化解人和社会冲突”—— “但我不知道这种可能性有 ② 多大。” 面对各种质疑,刘醒龙一方面解释:“人怎么可以不热爱劳动哩!人

怎么可以不仁慈哩!我以为这正是你所说的‘契合自己民族、时代和国度的文化 实际情形’,我实在不忍心放弃这一点而去追求某种悲剧效果。我不相信有些人 鼓吹的某些作品的深刻,那种深刻是伪造的,真的深刻只能蕴藏在生活里,蕴藏 在普通人的实际人生里。我们努力也许真如你所预言是徒劳的,即使如此,能为 后人留下一付劳动与仁慈的生命标本,我也心甘情愿。”③另一方面,他也不断 吸取他人意见,对自己的写作方法进行调整。进入新世纪,长篇小说《痛失》、 《弥天》的先后发表标志着刘醒龙开始把眼光投入历史,从历史审视现实,加重 了自己的现实主义批判力度。 如果说《分享艰难》、《生命是劳动与仁慈》等作品将现实中的各种苦难以 道德化、想象性的方法进行解决,其批判精神有所欠缺的话,90年代后期以来, 刘醒龙加重了从体制政策和多重人性的角度描写乡土及乡村苦难的分量,《痛 ④ 失》、《弥天》、《圣天门口》和《天行者》则在批评精神上取得了跨越。 他

以直面苦难和反抗苦难的勇气实现了从经验现实主义到反思现实主义的转变,接 近了作者自己所期待的“真正的”现实主义的程度。总的来说,这种“直面苦难”

①饶翔.刘醒龙:我相信善和爱不可战胜的[N].文艺报,2011.9(19)﹕12. ②丁帆.论文化批判的使命——与刘醒龙的通信[J].小说评论,1997(13)﹕15—16 . ③刘醒龙.浪漫是希望的一种 答丁帆[J].小说评论,1997(3)﹕20. ④阳燕.世纪转型期的湖北小说研究[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47.

30

式超越主要分为“直面人性”式超越和“直面社会体制”两种。

4.2.1 直面人性 如果说《分享艰难》还存在作者以自我主观的道德倾向和价值取向来作为对 社会事物的评判标准的问题的话,那么到了长篇小说《痛失》的问世,则标志着 刘醒龙开始真正关注人性与体制、文化与体制这类深层次的矛盾。《痛失》是在 中篇小说《分享艰难》的基础上扩展而成的,除包含原有的第一章“分享艰难” 外,还扩写了第二章“脆若梅花”和第三章“迷你王八”。与《分享艰难》相比, 小说最大的改变在于作者终于拿起文化批判的武器,向这片滋生腐败的政治、经 济、文化土壤开启炮火,诘问那些痛失了灵魂的腐败分子,体现了强烈的批判精 神与悲剧意识。 小说主要围绕主人公孔太平的官场升迁历程展开,如果说《分享艰难》里的 孔太平还可以算作一个忠厚善良、老实肯干的基层干部的话,那么到了《痛失》 里的孔太平,则完全进化为一个善于谋计、贪污好色的腐败分子形象了。作者的 高明之处在于他不是一下子就让孔太平退化为腐败分子的,而是一步一步通过环 境的影响、事物矛盾的激化,让孔太平成为一个拥有复杂性格和多重内涵的官场 “共名”人物形象。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孔太平内心的挣扎和人性的浮沉。总 的来说,孔太平在人性的浮沉上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在政治的围 城里,他变得世故圆滑,这主要体现在他在省委党校组办的青干班上的学习历程。 当千辛万苦终于进入青干班后,孔太平才发现这些所谓的未来领导们,完全就是 一群纨绔子弟。他们打着学习的名号,实际上整天吃吃喝喝、纵情声色,而孔太 平虽然在学员考试中获得第一名,却被他们集体孤立、视作怪人。为了融入“集 体”和给以后的前程铺路,孔太平不得不开始阿谀奉承,甚至出卖自己的良心。 当青干班的教务长汤炎因发现汤有林和孙萍的私情却反被孙萍污蔑强奸时,孔太 平作为目击者却没有选择给汤炎当证人。为了奉承汤有林,他竟然昧着良心牺牲 了曾说自己是“半条好汉”的汤炎!可以说,这时的孔太平已完全成为了一个“合 格”的青干班成员。而第二个方面是在女人与金钱面前,他变得贪婪而老练。如 果说孔太平在进城学习之前,一直都是一个与妻子相亲相爱的好丈夫和好干部的 话,那么在青干班的学习,则完全使他成为一个好色贪污分子。他把妇女主任李 妙玉当作泄欲工具;为了攀上关系,又与省委组织部长的妹妹安如娜鬼混在一起; 甚至在他上山期间,还强占了一直崇拜他的蛾蝞。而他又在省里拨给县委修水电 站的100万里私吞了10万,作为自己的“辛苦费”。最后一个方面是道德和前途 的抉择中,他变得自私自利。在担任鹿头镇镇委书记期间,他一心为民办事、劳 心劳力。为了解决农民蔬菜卖不出去的问题,他甚至和农民一起进城卖菜。而在

31

回来的途中,因没钱不得不睡在车站还被当作游民关进派出所。但当他从青干班 出来以后,为了当上县长,不惜用计谋使汤有林残废;还在政治面前牺牲了亲情。 这一切的改变,都标志着孔太平痛失了一个作为基层干部的优秀品质,痛失了一 个做人的基本道德,完全成为一个腐败分子。孔太平不是一个脱离现实生活高高 在上的人物,刘醒龙把他人性的扭曲变形、道德的沦丧写得具体、透彻,并完全 符合人性的发展,符合生活的真实。这些都表明刘醒龙在现实批判功力上的提高, 并引人深思。 但刘醒龙要直面丑陋人性的又何止孔太平一个人呢?《弥天》里的乔俊一同 样是这样的人物。作为乔家寨的“毛主席”,他独揽大权,为建立自己的自己的 政治功绩,不惜发动几万人去修一座无用的水库。可他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 基层干部,具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他同情金子荷的遭遇,所以把她提升为团委 副书记以避免王胜的骚扰;他喜欢温三和的个性,不惜冒被别人举报的风险,也 要送来驱鬼的纸钱;他违心杀害了乔家寨副书记一家,但也不忘偷偷烧纸钱表示 自己的忏悔……这些特点都使乔俊一这个人物显得真实、丰满,让刘醒龙的批判 显得有力和到位,也使其“直面人性”的效果更加准确。总之,刘醒龙通过“直 面人性”表达了自己对苦难超越的思索,他希望这种人性批判能真正使我们更加 从容地面对苦难、超越苦难。

4.2.2 直面社会体制 除了人性,刘醒龙还把眼光投向了隐藏在现实背后的体制等问题。他知道, 不把这些东西挖掘出来,大众是很难察觉到自己苦难背后的真正“凶手”。通过 直面体制,刘醒龙向苦难发起炮击,并引导人们真正超越苦难。 如果说《痛失》主要是描述的是人性的变异,那么包裹在人们周围的整个基 层政治体制无疑加重了人性的堕落。文中最令人讽刺的是被区书记破格提拔的、 被汤炎认为“半条好汉”的、被舅舅称为县里最好的干部的、被镇派出所黄所长 称为“清官胚子”的、被司机小袁称为“天下乌鸦也有白的”的孔太平也最终在 这种糜烂人的体制中选择了堕落。那这种体制又是怎样的呢?首先是官员之间互 相明争暗斗——孔太平和赵卫东之间为争夺镇委书记的比斗、孔太平和段人庆之 间为争取去青干班学习的比斗、萧县长和孔太平之间为争夺县长的比斗、萧县长 和汤有林之间为争夺实权的比斗、汤有林和孔太平之间的比斗,可以说,这些官 员都只为自己的政治前途考虑,丝毫不关心群众的疾苦。其次是官员的贪污好色, 汤有林几乎是只要看上的女人都要拿下来,作为财政局长的他也私自收下了不少 贿赂;萧县长为自己的情妇不惜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动用公款修建了一座水文 站;孔太平也在当上县长后收了洪塔山等很多人的贿赂。再次是官员任用随意成

32

风,孙萍在情人的帮助下调回省城,孔太平在安如娜和汤有林的帮助下成为县长, 李妙玉在成为汤有林的情妇后便从妇女主任调为镇委书记。可以说,整个《痛失》 里的政治体制完全就是一种为堕落官员提供便利的腐败体制。 《痛失》主要针对的是官员体制,而《天行者》针对的则是我们现行的教育 体制。作为对《凤凰琴》的扩写和改编,《天行者》体现了刘醒龙在现实主义精 神上的又一次跨越。如果说《凤凰琴》是对乡村民办教师生存现状和精神侧影的 一次展现的话,那续写的“雪笛”和“天行者”两章则在对历史与现实的纵深叙 事中,触及到了现行教育体制的幽暗与光辉,书写了民办教师在生活贫困和身份 尴尬中乐天苦行的精神。总的来说, 《天行者》中对于体制的诘问主要围绕在“转 正”这一问题上。转正作为整部小说的叙事焦点,在小说中总共出现三次,并且 它的每一次出现都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因此,当这三次转正描写叠加在一起时, 它带给整个小说的影响就远远超过了《凤凰琴》中的一次描写。在小说的第一章 “凤凰琴”里,如果说张英才的转正机会是在大家互相推让中得到,并带有一种 英雄意义的正剧意味的话;那么第二章“雪笛”的蓝飞私自侵占转正机会的行为, 则给人一种闹剧感;而到了第三章“天行者”里,当转正机会来到大家面前,文 章对余校长、邓有米和孙四海的转正描写则带有一种浓重的悲剧感了。这种悲剧 感体现在表面上它是一个机会,但实际上它又是一个很难实现的机会——所有人 都必须交上根本拿不出来的金额买断自己的工龄。这对寄望于通过转正改变穷困 生活的民办老师们,是多么沉重的一个打击!这个犹如“二十二条军规”的规定, 几乎扼杀了民办老师们的最后希望。通过对三次转正机会的描写,小说体现了一 种曲折深沉的命运感——余校长他们似乎怎么也等不到转正的那一天!这种命运 感让我们在为余校长们打抱不平时,也把矛头伸向了其罪魁祸首——不合理的教 育体制。的确,在强大的历史惯性中,中国乡村知识分子的命运,一直处于被屏 蔽的状态。所有体制内的人都明白他们的存在对于整个社会的价值和意义,然而 在制度建设和利益分配过程中,这些掌握体制支配权的人,又会不自觉地将他们 ① “遗忘”,甚至利用政策的制订向他们发难。 而最严重的是这种由体制带来的尴

尬身份,不仅危害他们的生存,还使他们的尊严受到严重损害,小说里界岭村村 长余实经常拖欠工资,并对他们冷嘲热讽就是最显著的事实。可以说,刘醒龙通 过对这群民办老师的生存和精神苦难描写,把最容易让人忽视的教育体制问题放 在了众人面前,并呼吁政府和社会给予真正解决。 总的来说,从“于苦难处转身”式超越到“直面苦难”式超越的过渡体现了 刘醒龙小说写作的现实主义发展历程。从积极关注现实,给予善恶情感的判断到 从人性和体制的角度,对现实进行审视和批判,刘醒龙一直关注的都是苦难带给 ①洪治纲,张婷婷.乡村启蒙的赞歌与挽歌——论刘醒龙的长篇新作《天行者》[J].文艺争鸣,2010(3)﹕1 03 .

33

人们的各种困境,并从超越苦难角度给人以启示。这不仅是刘醒龙小说写作的出 发点,更是其小说写作不断取得进步的最大激励因素。正如刘醒龙自己所说, “我 是一个有理想的现实主义作家,或者说是具有浪漫精神的现实主义作家”①—— 只要他仍在写作,那么对苦难的探索与超越就仍在继续!

①饶翔.刘醒龙:我相信善和爱不可战胜的[N].文艺报,2011.9(19)﹕12.

34

5 刘醒龙小说苦难叙事的价值意义及局限 作为一种对于苦难的审美体验,苦难叙事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内涵。自 五四新文学以来,中国文学的苦难叙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产生了一大批优秀作 品。进入新时期后,文学的苦难写作更是成为一股潮流。作为这种背景下成长起 来的刘醒龙,从开始写作起,就竖立了为民写作的宗旨。因此,反映人民在社会 经济改革下的苦难生活一直是其小说写作的发展方向。无论是《分享艰难》引发 的“现实主义冲击波”,还是《圣天门口》对真正现实主义的回归,他的小说总 能引发文坛的广泛关注。总的来说,刘醒龙小说苦难叙事直面改革过程中乡土社 会出现的物质主义和精神缺失等突出问题,试图“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表达了强烈的现实忧患,体现了一种现实主义精神。

5.1 刘醒龙小说苦难叙事的社会意义 在中国的作家中,象刘醒龙这样执着于苦难书写的作家不多。苦难之于他, 是其文学写作的原点,也是他寻找和重构精神家园的最终归宿。他的苦难书写, 实际上为中国改革开放所经历的各种阵痛期作了一幅编年体式的现实主义素描。 《凤凰琴》是针对民办教师的身份待遇而言,反映了国家教育体制的缺陷和教育 资源不均衡问题,这与 90 年代初“希望工程”的兴起形成了正面呼应; 《村支书》、 《挑担茶叶上北京》和《路上有雪》等小说重塑了农村基层干部的新形象,反映 了农村改革过程遇到的各种问题; 《分享艰难》、《痛失》给我们展示了一副乡村 权力争夺图,直击了这个几乎被遗忘了的最小权力体系; 《黄昏放牛》、《白菜萝 卜》注意到了改革过程中乡村道德沦丧、社会价值失范等问题,表达了对农村精 神土壤缺失的忧患;《寂寞歌唱》、《生命是劳动与仁慈》把眼光投向了基层国企 和工厂,真实反映了工人在经济改革过程中身份转变和生存艰难等问题;《音乐 小屋》、《生命是劳动与仁慈》则注意到了进城农民的生存苦难和精神苦难; 《爱 到永远》及时反映了三峡工程对沿江人民生活和精神的影响,以及作者对三峡工 程生态利益的看法; 《大树还小》反映了作者对知青和知青苦难问题的看法; 《弥 天》表达了作者对文革带给人民巨大苦难的愤慨,以及对暴力的厌恶;《圣天门 口》通过作者对暴力革命的消解,达到了重构历史的目的。可以说,刘醒龙几乎 注意到了中国人在社会和经济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苦难,并表达了自己的关怀 和看法。 作为生活现实的一种体现,苦难自身也带着深刻的精神向度和人生质感。因 此,刘醒龙的苦难书写不仅仅是对苦难的解读和认识,他还希望能够超越苦难,

35

找寻和重建人类自己的精神家园。他曾说: “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丢的东西太多了, 丢得太快,很轻率地丢掉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一点也不心疼,像丢垃圾一样。 像现在我可能沉进去太深,比较依恋过去的东西。其实,我们上一辈有许多可敬 的东西。面对这种高度的商品化时代,我真是难过。我希望有家园式的东西。”① 他希望通过参与现实,解决生活中的各种物质和精神苦难,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平, 构筑和谐的精神家园。 刘醒龙所要构筑的精神家园是以乡村文明为载体,附丽于劳动与仁慈的和谐 世界。作为一位乡土作家,刘醒龙对乡土社会倾注了最美好的感情。虽然已经远 离乡土并身在城市,但他一直关注着乡村和农民的发展。而现实社会中乡土文明 的没落,又让他无比悲伤,所以刘醒龙一直希望重建以劳动与仁慈为标志的乡村 文明。他曾说:“对于生命来说,劳动是物质的根本,仁慈是精神的根本,在此 之上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②。的确,劳动是我们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只有经 过劳动,我们才能创造更美好的世界。然而随着商品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轻 视劳动特别是物质劳动,认为这是落后的象征。针对这种现象,刘醒龙通过《生 命是劳动与仁慈》里的陈老小这一人物的塑造,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无论什么 时候,我们都不能抛弃作为我们生命本质的劳动!小说中的陈老小永远都是一个 劳动模范,他从不以任何物质东西衡量自己的劳动。在劳动最光荣的年代,他带 领人们洒下自己的热血,创造了一个个生产记录;在物欲横流的年代,他依然把 劳动视作自己的生命,甚至在病倒的那天还劳作着。他用劳动赢得了世人对他的 尊重,而那些抛弃了劳动的人呢?方月最终陷入虚无的爱情欲望中无可自拔,陈 西风最后把整个阀门厂也弄垮了,那些轻视劳动的正式工人最后连劳动的机会都 失去了。小说最后,曾鄙视劳动的作为知识分子代表的高级工程师肖爱桥也禁不 住高喊三声——“生命是劳动与仁慈”。的确,抛弃了劳动就等于抛弃了生命! 而除了劳动,另一项重建乡土文明的利器就是仁慈。什么是仁慈?仁慈就是一种 仁爱与慈善,它是一种“大善与大爱”。 《生命是劳动与仁慈》中的恶霸烫小铁 最终在陈东风的感化下,成为一个舍身就义的英雄;一直想搞垮阀门厂的段飞机 也在良心发现后转变思想,自掏腰包救助那些失业的工人。而真正完美诠释了“仁 慈”一词当属《圣天门口》中的梅外婆。梅外婆一生秉持着“大善与大爱”的思 想,她曾说:“用人的眼光去看,普天之下全是人。用畜生的眼光去看,普天之 下全是畜生”③, “很多时候,宽容对别人的征服要远远大于惩罚,哪怕只有一点 点的体现,也能改变大局,使我们越走越远,越站越高。惩罚正好相反,只能使

①曾军,李骞,余丽丽.分享“现实”的艰难 刘醒龙访谈录[J].长江文艺,1998(6)﹕60. ②刘醒龙.浪漫是希望的一种[J].小说评论,1997(3)﹕19. ③刘醒龙.圣天门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00.

36

人的心眼一天天地变小,变成鼠目寸光”①。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她在那 个战火纷纷、暴力横行的年代得到了世人的尊重,尽管各种势力都想要超越她, 但最后人们真正记得的还是这个柔弱的老人。她以爱的力量,消解了雪杭两家世 代的仇恨,消解了权力欲望的侵蚀,更消解了暴力的残忍,让仁慈永远驻留在了 天门口这个地方。 正是在这种以劳动与仁慈为标志的乡村文明感召下,刘醒龙小说的苦难叙事 显示出了一种“地域逃离与精神返乡”写作倾向。他自己也曾说: “我不知道自 己为什么要来城市,这么肮脏,这么喧嚣,漫天的尘土和漫天的秽语,像鞭子一 样整日地抽打着我,以至抽搐的灵魂和颤抖的心,几乎是哀求地问我,你为什么 来这儿了,怎么不似那黑压压乌蒙蒙匆匆归去的蛇阵般的人呢?”②现代文明的 发展,虽不断带给人们各种便利,但也蚕食着人们的精神净土。乡土道德的奔溃, 人们对土地的逃离,城市给人们带来的各种精神磨难,都逼迫刘醒龙对精神家园 的呼唤。于是,他笔下的陈东风回家了,沈大牛回家了,万方回家了,只有家— —我们这块承载了千年文明的乡土才是我们精神栖息的家园。刘醒龙用劳动与仁 慈重构他心目中的乡土,也重构着我们的精神家园。

5.2 刘醒龙小说苦难叙事的文学意义 与当今中国文坛作家热衷“技巧性”小说的局面不同,作为一名现实主义作 家,刘醒龙一直坚持以真实的生活场景、历史来展示苦难,给人很强的现实感。 他的小说不花哨,不讲时髦,不卖弄技巧,始终坚持用传统的技法写作。评论家 在谈到刘醒龙的风格时,也认为“他总是密不透风、诙谐有趣、不唯形式、平铺 直叙、不温不火地推进者人物和故事,看似平拙,实则锐利,有棱有角;看似缺 乏技巧,实则圆滑老辣。一部数万字的中篇,他常常不分大的段落,就这么一气 呵成下去,但你读起来,又感觉不到累,似乎作品的字里行间带着‘粘’性,能 够‘粘’住你的眼睛和思绪,随它进行下去。读完之后,我们觉得比较强烈的感 ③ 觉即是充盈。” 总的来说,刘醒龙的小说苦难叙事体现了一种充盈平实的风格。

而这种充盈平实的叙事风格又主要表现在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语言三个方 面。 首先是叙事视角,叙事视角指“叙述者或人物与叙事稳重的事件相对应的位 置和状态,或者说,叙述者或人物从什么角度观察故事”。④刘醒龙小说苦难叙事 主要通过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和第一人称内视角进行叙述。通过运用第三人称全知

①刘醒龙.圣天门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05. ②刘醒龙.大路朝天[J].青年文学,1996(2)﹕63. ③李贯,陶纯.充盈之美——刘醒龙印象点滴[J].当代作家评论,1997(5)﹕92. ④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5.

37

视角,人类社会里的各种生存图景尤其是苦难场景都能在刘醒龙小说里呈现。因 此,我们可以在《生命是劳动与仁慈》和《音乐小屋》里看到进城务工农民的艰 辛和卑微,在《寂寞歌唱》和《孔雀绿》里看到下岗工人的贫穷和无奈,在《去 老地方》和《菩提醉了》里看到知识分子在外界冲击下的精神焦虑,在《黄昏放 牛》和《萝卜白菜》里看到农民抛弃土地和乡村道德沦丧后的迷惘和痛苦,在《弥 天》里看到“极左”政治给人民造成的灾难,在《圣天门口》里看到暴力革命带 给普通百姓的创伤与痛苦。同时,刘醒龙也在一些小说里运用了第一人称内视角, 比如通过《大树还小》里的少年视角看到文革给普通百姓带来的痛苦,通过《凤 凰琴》里的张英才看到民办老师们的穷困与坚持,通过《威风凛凛》的“我” 看到文明被愚昧蚕食后的丑陋,通过《分享艰难》和《痛失》里的孔太平一角看 到腐败体制带给人民的灾难。总之,通过运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和第一人称内视 角,刘醒龙小说的苦难书写得以更加真实和细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其苦难叙事 在审美意义上也更加厚实和更具深度。 其次是叙事结构。叙事结构可以视作一种框架结构,在此基础上,故事或叙 事的顺序和风格被展现给读者、听众或者观察者。对于小说苦难叙事结构的安排, 刘醒龙采取的是一种平铺直叙的历史性叙事结构,行为的过渡、物景的推移、故 事人物的出没都是根据故事的发展直接铺成,不去在意所谓的“叙事圈套”。这 种叙事结构最大程度地还原了事物的发展顺序,使小说的苦难叙事显得自然真 实。但所谓的平铺直叙也并不是没有情感厚度,作家通过设置各种矛盾纠葛,使 小说的内涵变得更加充盈和厚实。在刘醒龙小说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对对二 元对立的矛盾冲突设置,比如在《生命是劳动与仁慈》里陈东风和翠儿作为土地 和劳动的坚守者,他们最终收获了幸福;而陈西风和方月因为抛弃土地和劳动, 每天只能在欺诈的斗争和虚无的寂寞中度过余生。又如在小说《音乐小屋》里, 陈凯是抱着摆脱贫困的希望来到城市的。可当他真正深处城市,却没有得到应有 的幸福和尊严,城市的冷漠和歧视使他备感孤独和愤慨。可陈凯从没有想过回到 农村,总认为自己在城里饿死也比在乡下饱死好,只好一直挣扎在城市带给他的 苦难中。小说真实生动地反映了进城务工农民的生存和精神困境,发人深思。总 之,通过设置矛盾的对立冲突和运用平实的叙事结构,既增加了刘醒龙小说的苦 难叙事的真实性,又使其与其他作家的苦难叙事区别开来,在当代文学苦难叙事 中独树一帜。 在叙事语言上,刘醒龙采用的是口语化、现实化、生活化的语言,显得平实、 自然。但就是这种生活中的语言,组合在一起却使刘醒龙小说苦难叙事极具张力 和感染力。 《凤凰琴》的苦难叙述使人生发出一种对于民办教师尴尬处境和生活 艰辛的怜惜感, 《痛失》的苦难叙述让人对丑陋人性和腐败体制咬牙切齿,而《圣

38

天门口》的苦难叙述更让人在看到暴力革命带给人们的巨大灾难后生发出一种和 谐大同的理想。除了采用这种口语化的语言,刘醒龙还在小说中把这些话语与很 多具有鄂东特色的方言结合,使小说的苦难叙事极富地方色彩。比如《圣天门口》 里,几个女人述说自己苦难命运的话语——这时候,那个五十来岁的女人哭喊起 来:“为了保护你,我家男人都战死了,你总说往后会有过不完的好日子,你要 是没瞎,就睁开眼睛看一看,这就是我们的好日子,为了赶来斗争你,我身上穿 的裤子都是从别人家借的!”①小说语言浅白得就像土语,但却使我们深深感受到 在暴力革命的争斗下,受苦受难最深的永远是普通人民!总之,这些方言和口语 的使用,不仅增强了小说的地方特色,还使作者的苦难体验得到了更加切实的表 达,从而小说的艺术美感油然而生。 可以说,这种充盈平实的叙事风格的运用,既丰富了小说的艺术和文化内涵, 又使刘醒龙的苦难书写与其他小说区别开来,具有了特殊的审美价值。

5.3 刘醒龙小说苦难叙事的局限 刘醒龙小说苦难叙事有其特殊的文学价值和现实意义,得到了读者和评论家 的很多赞扬,但也不可否认其苦难叙事存在的一些局限。 首先,刘醒龙小说苦难叙事存在着道德理想与历史局限的矛盾。刘醒龙把乡 土社会视作自己的精神家园,并坚守传统的道德理想。虽然我们不能否认乡土社 会的美好和城市化带给人们一些不好的影响,但把一切罪恶归结于城市还是有失 偏颇。作为社会发展的潮流,人类社会向城市化迈进是不可避免的事实。而且就 发展成果来说,城市化的确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许多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 很大改善。作为一种发展的必然,农民进入城市、农民传统文化心理发生改变也 是一种事实。只是这种发展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协调和掌控,才产生了进城农民的 各种苦难和乡村文明的没落。另一方面,乡土文明也并非完全科学先进。作为中 华文明几千年的集合体,乡土文明是我们民族得以发展的基石,但也漫长的发展 过程中杂糅了很多糟粕。比如封建社会道德理念里的“存天理、灭人欲”就是完 全违背人类社会的科学发展。还有一些道德理念只是各种政治势力的依附体,所 谓的人权与自由一旦失去其存在的载体,就完全只是一些荒谬言说。所以,刘醒 龙这种完全把乡土文明当作人类超越苦难的精神家园的观点,还是有失偏颇。这 在他早期的乡土小说里尤其普遍,刘醒龙也注意到这个问题,但是他始终还是没 有解决道德理想与历史主义的矛盾,在他的苦难叙事里存在着一种将历史、现实 道德化的倾向。 其次,刘醒龙小说苦难叙事还存在着一种悲剧意识与“大团圆”式结局模式 ①刘醒龙.圣天门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184.

39

的矛盾。苦难叙事之所以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正是因为人们在面对苦难时的不 屈和反抗,而这种反抗精神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悲剧精神。但刘醒龙在表现苦难给 人们造成的危害时,由于其作为人生信念的道德理想主义影响,使他的小说大多 热衷于在平缓的叙述中化解人们之间的矛盾冲突。这种意识极大地削弱了作为现 实主义写作的批判力量,也是其苦难叙事的悲剧精神大大减弱。比如在他的工厂 系列小说里,《寂寞歌唱》的林茂和《生命是劳动与仁慈》的陈西风都是因对金 钱和权力的贪婪而陷入欲望的苦海中,本来在悲剧意识的指引下,小说应该在后 面重点描写这种苦难带给他们的种种艰难。但作者却在此笔锋一转,改为道德说 教式的结局——陈西风如愿当上局长,林茂虽然死了,但是人们也原谅了他对阀 门厂造成的迫害。这种“皆大欢喜”式结局显然与悲剧预定的精神意义所背离, 也极大地减弱了小说的批判力量,让读者失去了精神考验的机会。 最后,刘醒龙小说苦难叙事还存在着一种题材和形式模式化的现象。即《天 行者》是在《凤凰琴》的基础上扩写而成, 《往事温柔》是在《倒挂金钩》的基 础上扩写而成,《政治课》和《痛失》两部小说也都是在《分享艰难》的基础上 扩写而成。虽然作者都在扩写的基础上,表达了自己新的主题思想,如《凤凰琴》 只是讲了民办老师艰难的生活和对于转正的期望,而《天行者》则把民办老师的 转正历程当作一种命运苦难看待,并最终在直面人性和体制的斗争超越了苦难。 但是这种题材上的重复仍然难免给人一种作家生活体验缺乏和作品素材积累不 够的暗示,特别是在《天行者》获得茅盾文学奖后,引发的扩写的小说是否是真 正的原创小说、是否具有获奖资格的争论就是最好的说明。另外,刘醒龙小说表 现基层官员对农民的迫害和知识分子进入仕途的题材总是在其乡土系列和文化 馆系列中出现,缺乏一种故事的创新性。 但总的来说,刘醒龙小说苦难叙事还是得到了读者和评论家的很多喜爱。作 者对现实的关注,对群众苦难的热切关怀,都让我们无不感动。而且刘醒龙自己 也不断在取长补短,挖掘自己的写作潜力,这从他近期的《圣天门口》和《天行 者》所取得的成绩都可以看到作者的不断进步。我们期待刘醒龙有更多更好的作 品问世!

40

6 结语 苦难永远是我们聊不尽的一个话题,只要苦难存在,人们对苦难的体验和探 索就不会停止。中国现当代文学苦难叙事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变化,已成为中国 文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特别是新时期以来,不管是对历史的控诉,还是对现 实的审察;不管是对过往的纪念,还是今时的跟风,苦难叙事已被贴上成为重要 作家的一种标签。在这苦难文学泛滥的时代中,刘醒龙和其苦难叙事都是一个独 特的存在。 综观刘醒龙小说苦难叙事艺术,我们发现,无论是在内容、形式还是创作笔 法与观念上都有其独特之处。在苦难叙事题材上,作为一位忠实的现实主义创作 者,他的苦难叙事几乎深入了中国的各个领域,横跨了城市与乡土、现实与历史 两个空间世界。他写农民的生存苦难,也注意到了在城农民的精神苦难;他写城 市人的精神困扰,也关注其底层的物质生活;他写了知识分子甘愿忍受苦难的伟 大精神,也察觉到他们对发展和改革的困惑甚至不同意见;他注意到现实苦难的 各种表现,也深入历史追究其根源;他注意到体制带给人们的苦难,也关心着人 性被苦难的蚕食;他关注“极左”政治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也同情在暴力革命中 遭受苦难的人民。在苦难叙事姿态上,刘醒龙放弃了知识分子高高在上的姿态, 以一种平民的视角审视现实,构建了一种平实的叙述方式。在他的苦难叙事里, 我们仿佛身临其中,与小说人物一起面对苦难、超越苦难,并在苦难的抗争过程 中升华自己。而在小说苦难叙事的主旨上,刘醒龙的目的永远都是超越苦难。由 于深受传统道德和个人生活体验的影响,刘醒龙前期小说苦难叙事选择的是通过 走向传统道德和走向田园牧歌两种模式,在遮盖和遗忘中达到对于苦难的超越。 而随着刘醒龙小说现实主义艺术的深化,近期的刘醒龙小说苦难叙事选择通过直 面人性和直面社会体制,与苦难不断进行抗争,从而完成对于苦难的超越和救赎。 总而言之,不管是前期的“于苦难处转身”,还是近期的“直面苦难” ,刘醒龙一 直在思索苦难超越的最佳模式。而在苦难叙事的价值意义上,他的苦难叙事对中 国当代文学不仅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还具有崇高的审美意义。可以说,刘醒龙 几乎注意到了中国人在社会和经济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苦难,他的苦难书写实 际上为中国改革开放所经历的各种阵痛期作了一幅编年体式的现实主义素描。同 时,刘醒龙对于苦难的独特体验和感悟,又能让人触摸到切实的人生,在审美体 验中把人所带有的精神方向和深度阐释出来,从而具有深刻地艺术美感。 总之,在苦难书写上,刘醒龙是少数能够持之以恒的作家。不管文坛多么风 起云涌,不管身在城市还是乡村,他一直以“大善和大爱”之心关心苦难大众,

41

并完成了对苦难的升华。他以自己的写作践行着对苦难的探索,以自己的探索践 行着对于苦难的独特存在。

42

参考文献 作品类: [1] 刘醒龙.异香[M].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 [2] 刘醒龙.秋风醉了[M].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4. [3] 刘醒龙.威风凛凛[M]. 北京:作家出版社,1994. [4] 刘醒龙.恩重如山[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5. [5] 刘醒龙.凤凰琴[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6] 刘醒龙.生命是劳动与仁兹[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7] 刘醒龙.往事温柔[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7. [8] 刘醒龙.寂寞歌唱[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 [9] 刘醒龙.刘醒龙文集・疼痛温柔[M]. 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 [10] 刘醒龙.刘醒龙文集・荒野随风[M]. 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 [11] 刘醒龙.刘醒龙文集・乡村弹唱[M]. 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 [12] 刘醒龙.刘醒龙文集・无树菩提[M]. 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 [13] 刘醒龙.爱到永远[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 [14] 刘醒龙.黄昏放牛[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15] 刘醒龙.刘醒龙[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16] 刘醒龙.大树还小[M]. 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1. [17] 刘醒龙.痛失[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 [18] 刘醒龙.弥天[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19] 刘醒龙.刘醒龙小说选・城市眼影[M]. 北京:群众出版社,2003. [20] 刘醒龙.刘醒龙小说选・我们香港见. 北京:群众出版社,2003. [21] 刘醒龙.圣天门口[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2] 刘醒龙..菩提醉了[M]. 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 [23] 刘醒龙.刘醒龙小说[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24] 刘醒龙..凤凰琴[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 [25] 刘醒龙.天行者[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26] 刘醒龙.政治课 1[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 [27] 刘醒龙.燕子红[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3. [28] 刘醒龙.一棵树的爱情史[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3.

43

专著类: [1] 程世洲.血脉在乡村一侧[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 [2] 张宏.新时期小说中的苦难叙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3] 周保欣.沉默的风景:后当代中国小说苦难叙述研究[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4] 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5] 刘士林.苦难美学[M]. 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6]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 [7] 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8]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9] 陈晓明.无边的挑战[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0] 尼采.悲剧的诞生[M].周国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2] 曹文轩.20 世界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3] 杨立元.新现实主义小说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14] 陈晓明.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M].昆明:云南出版社,2003. [15] 崔志远.乡土文学与地域文化: 新时期乡土小说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论文类: [1] 刘醒龙.为什么写彼岸是家园[J].中篇小说选刊,1995(1) . [2] 刘醒龙.信仰的力量[J].延河,1996(4) . [3] 刘醒龙.现实主义与“现时主义”[J].上海文学,1997(1) . [4] 刘醒龙.浪漫是希望的一种 答丁帆. [J]小说评论,1997(3) . [5] 刘醒龙.仅有热爱是不够的[J].当代作家评论,1997(5) . [6] 刘醒龙,葛红兵.只差一步是安宁[J].上海文学,2002(9) . [7] 俞汝捷,刘醒龙.由《大树还小》引发的对话[J].江汉论坛,1998(12) . [8] 周新民,刘醒龙.当代文学的精神再造 刘醒龙访谈录[J].小说评论,2007(1) . [9] 胡殷红,刘醒龙.关于《天行者》的问答[J].文学自由谈,2009(5) . [10] 刘醒龙,姜广平.“历史的品质几乎就是心灵的品质”[J].西湖,2010(4) . [11] 丁帆.一个痛失道德与良知的新的艺术雕像——刘醒龙长篇小说读札[J].小说评 论,2001(6) . [12] 丁帆.论文化批判的使命——与刘醒龙的通信[J].小说评论,1997(3) . [13] 丁永淮.一片充满生机的青翠草木 评刘醒龙近年的小说创作[J].文艺理论与批评, 1994(4) . [14] 李明全.文明与愚昧两种“威风”的较量——读刘醒龙长篇小说《威风凛凛》[J].当代

44

作家评论,1995(2) . [15] 何言宏.现世空间的批判与重组——刘醒龙的两部长篇及相关话题[J].当代作家评 论,1997(5) . [16] 李遇春.走出“文革”叙事的迷惘——从阎连科和刘醒龙的二部长篇新作说起[J] .小说 评论,2003(2) . [17] 王春林.对 20 世纪中国历史的消解与重构——评刘醒龙长篇小说《圣天门口》[J].小 说评论,2005(6) . [18] 肖敏.重建历史叙事的审美努力——评刘醒龙长篇小说《圣天门口》[J].阅读与写 作,(J).2006(8) . [19] 宋炳辉.《圣天门口》的史诗品格及其伦理反思[J].文艺争鸣,2007(4) . [20] 洪治纲.“史诗”信念与民族文化的深层传达——论刘醒龙的长篇小说《圣天门口》[J]. 当代作家评论,2006(6) . [21] 施战军.人文魅性与现代革命交缠的史诗——评刘醒龙小说《圣天门口》[J].文艺争 鸣,2007(4) . [22] 程世洲.现代审美视野中的新景观一一刘醒龙“新乡土话语”的叙事分析[J].当代文 坛,2000(05) . [23] 沈 嘉达 . 现 实 主义 品 格 ・ 乡 村 情 怀 ・ 生 命 意 义 一 刘 醒 龙 小 说 解 读 [J]. 黄 冈师 专 学 报,1999(2) . [24] 曾军,李骞,余丽丽.分享“现实”的艰难 刘醒龙访谈录[J].长江文艺,1998(6) . [25] 沈嘉达.论刘醒龙小说的文化品格[J].当代文坛,1999(3) . [26] 丛友干.漂泊无着的灵魂之旅 论刘醒龙小说中主观浪漫与客观现实的悖离[J].当代文 坛,2001(5) . [27] 刘川鄂.鄂地乡村的难叙苦事 以刘醒龙, 陈应松为例[J].文艺争鸣,2007(8) . [28] 朱凯.消解“革命”的“圣战” 读刘醒龙《圣天门口[J].潍坊学院学报,2006(5) . [29] 冯晓.知识分子立场的坚守与重构 评刘醒龙的长篇小说《天行者》[J].小说评论, 2010(1) . [30] 洪治纲,张婷婷.乡村启蒙的赞歌与挽歌 论刘醒龙的长篇新作《天行者》[J].文艺争鸣, 2010(3) . [31] 何言宏.乡村知识分子的精神写照 刘醒龙长篇小说《天行者》读札[J].扬子江评论, 2011(6) . [32] 杨建龙,陈海英,蒋进国.官场病态与理想坚守 刘醒龙长篇小说《政治课》三人谈[J]. 海 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45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1] 传统向现代转变过程中的女性意识——以《穆斯林的葬礼》[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3(10). [2] 新视野、新思想、新探索——评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增刊,2013(2). [3] 黑夜中的寻找——解读《一个黑夜》[J].剑南文学,2013(1). [4] 歧义和双关的成因分析[J].东方教育,2013(4). [5] 美无处不在——浅论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和创造性[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3(3). [6] 一曲悲悯的乡土之歌——从叙事学上看《秦腔》的书写意图[J].北方文学,2012(8). [7] 赞歌为人性而颂扬——观歌剧《钓鱼城》有感[J].重庆文艺,2012(7). [8] 从两大原型意象群中寻找艾青诗歌“善”的轨迹[J].北方文学,2012(4).

46

致谢 匆匆时光,我的研究生学习即将结束。在这最后的日子里,太多的不舍和留 恋涌上心头。在重庆师范大学的这七年的时光,是我全部的青春,也将是最美好 的回忆。当初选择攻读研究生,就是想让自己多学一点知识,在这浮躁的世界里 多得一份宁静。可这三年下来,读书的时间还是不多,希望自己能在以后的日子 继续坚持学习。毕业论文的写作也是,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多次受到影响,幸好 自己坚持下来,完成了这份三年来最艰巨的任务。在这里,太多的感谢要说,太 多的人需要感谢。 首先我要感谢的是我的导师周晓风教授,从论文的选题、资料的收集到论文 的写作、修改和定稿,周老师都为我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周老师为人严谨, 对待学术更是一丝不苟,让我充分感受到作为一名学者应有的风范;同时周老师 也经常关心我们的生活,每每聚在一起总让我们谈谈生活中的有趣事,并在闲谈 中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总之,从做人到做学术,周老师都为我树立了一个典范。 有此良师,受益良多。 其次,我要感谢感谢张全之教授、靳明全教授、袁盛勇教授、李文平教授、 郝明工教授、赵黎明教授、朱丕智教授、程亚丽教授、李祖德教授等老师。无论 学习上和生活中,他们都给予了我无私的关怀、帮助与指导。感谢凌孟华老师、 王燕老师和徐贞老师以及文学院所有老师的辛勤劳动。 再次,我也要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没有他们对我的关心,我无法顺利完成 学业。感谢他们给予我的一切,我将永远感恩! 感谢我的师母蒋崇玲老师,师母为人热情,总是在生活上给我们关心和支持! 感谢我的同门和师兄师姐,他们在我的学业和就业上都给我提供了很多有效建议! 感谢我的寝室室友——张煜和郭文斌,感谢他们对我的包容和关心;感谢全体 2011 级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同学,让我的研究生生活过得更加精彩;感谢过往的同学和 朋友们,谢谢你们的电话“骚扰”,让我感受友情的美好! 最后,衷心感谢评审论文的各位专家对我的论文给予的批评、建议和指导。 谭逊 2014 年 4 月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