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春秋》学研究 9787220010422

本书内容包括:汉代《春秋》学前史、《公羊》学走上独尊的艰难历程、《谷梁》学是《公羊》学到《左氏》学的过渡、东汉《春秋》学略论等。

118 50 13MB

Chinese Pages 406 [422] Year 1992

Report DMCA / Copyright

DOWNLOAD FILE

汉代《春秋》学研究
 9787220010422

Table of contents :
封面
书名
版权

内容提要
英文提要
目录
前言
前言注释
第一章 汉代《春秋》学前史
《春秋》原始与《春秋》之义
《春秋》早期传授系统
(一)《公羊传》
(二)《谷梁传》
(三)《左传》
(四)《邹氏传》
(五)《夹氏传》
第一章注释
第二章 《公羊》学:一门经世致用的学问
汉初黄老学
《公羊》学走上独尊的艰难历程
公孙弘《公羊》学的实践意义
董仲舒的《公羊》学
(一)适应皇权需要:《公羊》学与阴阳五行合流
(二)董仲舒《公羊》学的实践意义
(三)以《春秋》为指导的“更化”运动
(Ⅰ)改正朔
(Ⅱ)易服色
(Ⅲ)制礼乐
第二章注释
第三章 《谷梁》学:从《公羊》学到《左氏》学的过渡
齐学与鲁学的交哄
经世派
灾异派
严颜及其后学
刘向的《谷梁》学
(一)“天道无亲,唯德是辅”:刘向的天人理论
(二)广德富民以服天下:刘向的政治理论
君至公自正而民服的君主论
臣事君,犹小事父的忠臣论
“金玉是贱,人为宝”的民本思想
(三)学而不能行谓之病:刘向的伦理观
孝与慈
仁与义
第三章注释
第四章 两汉之际《左传》学争立过程
《左传》学争立的第一阶段
光武时《左传》争立的真相
《左传》学地位的确立
第四章注释
第五章 东汉《春秋》学略论
东汉经学发展概说
白虎观会议:《春秋》学合流的序幕
《公羊》学在东汉的进一步变质
汉代《春秋》学的终结
第五章注释
结语
结语注释
汉代《春秋》学者考
卷上
张苍
贾谊
贾嘉
贾捐之
刘公子
张敞
张吉
张竦
杜邺
贯公 贯长卿
张禹
萧望之
尹更始
尹咸
翟方进
房凤
胡常
徐敖
萧秉
张霸
刘歆
贾护
陈钦
王莽
胡毋生
公羊寿
董仲舒
公孙弘
嬴公
褚大
段仲
吕步舒
吾丘寿王
严助
眭弘
贡禹
严彭祖
颜安乐
冷丰
任公
堂溪惠
冥都
王中
公孙文
东门云
孟卿
疏广
管路
孙宝
马宫
左咸
浮丘伯
申公
江公
刘据
江博士
荣广
皓星公
蔡千秋
周庆
丁姓
王亥
刘向
申章昌
叔孙通
陆贾
毛公
贾山
伏生
韩婴
司马迁
刘安
刘德
路温舒
主父偃
刘询
师丹
龚胜
梅福
谷永
刘余
申挽 伊推 宋显
许广
夏侯始昌
文翁 张宽
王吉
褚少孙
舍人
扬雄
李弘
邹阳
东方朔
李陵
杜钦
王褒
焦延寿
京房
翼奉
王舜
崔发
金子严
桓宽
杨恽
隽不疑
于定国
龚舍
冯奉世 冯立
卷下
刘秀 李封
刘庄
刘炟
马皇后
刘𬙂 刘嘉
刘睦
李守
寇恂
冯异
马严
卓茂
鲁丕
伏无忌
侯霸
韩歆
杜林
承宫 徐子盛
赵典
桓谭
冯衍
冯豹
郅恽
苏竞
郎𫖮
襄楷
孔奋 孔奇 孔嘉
樊倏 李修 夏勤
梁松
郑玄 第五元先 张恭祖
郑兴 郑众 郑安世
范升 许淑
陈元
贾逵 贾徽
张霸 张楷 孙林 刘固 段著
丁鸿
冯鲲
周磐
班彪 班固 班超
寒郎
刘辅
何敞
徐防
杨终
李法
应劭
爰延
徐淑
王充
刘羡
崔骃 崔瑗
姜肱
申屠蟠
刘陶
张衡
马融 挚恂
戴宏
蔡邕
周举
荀爽
荀悦
延笃 唐溪典
卢植
刘淑
魏朗 郤仲信
任延
李章
任安
张驯
尹敏
孔僖
魏应
丁恭
周泽
钟兴
甄宇 甄普 甄承
楼望
程曾 顾奉
张玄
李育
何休 羊弼
服虔
颍容 杨赐
谢该 乐详
许慎
蔡玄
刘珍
谯玄
陈重 雷义
李郃
唐檀
公沙穆
韩说
华佗
逢萌
周党
井丹
法真
樊英 孔乔 王辅
严䜣 冯君
孔宙 樊敏 孔龢
王朗
孙炎
汉代《春秋》学著述考
卷上
春秋大传
春秋公羊传
张氏微
左氏传训故
公羊外传
谷梁外传
公羊章句
公羊杂记
公羊颜氏记
公孙弘
春秋繁露
公羊董仲舒治狱
春秋公羊眭生说
冥氏春秋
公羊严氏春秋
春秋公羊传
春秋盟会图
春秋左氏图
疏氏春秋
春秋章句
春秋公羊贡氏义
春秋谷梁传序
石渠阁奏议
新国语
春秋谷梁传章句
五经通义
春秋谷梁传说
春秋谷梁段氏注
春秋说
春秋左氏传章句
卷下
春秋训诂
春秋旨义终始论
春秋左传删
左氏说
左氏之失十四事
左氏春秋不可录三十一事
太史公违戾五经说
五经论
春秋牒例章句
春秋左氏传条例
春秋难记条例
春秋删
春秋外传训诂
春秋章句
春秋左氏传解谊
春秋左氏膏肓释疴
春秋汉议驳
春秋长成说
春秋塞难
春秋隐义
春秋音隐
公羊春秋严氏章句
张氏学
春秋左氏条例
春秋释例
春秋传服氏注
春秋左氏达义
春秋命历序
春秋纬保乾图
春秋纬元命苞
春秋纬合诚图
春秋纬助佐期
春秋纬握诚图
春秋纬运斗枢
春秋纬感精符
春秋纬演孔图
春秋纬汉含孳
春秋纬潜潭巴
春秋内事
左氏条例
春秋左氏传解诂
春秋左氏长经章句
春秋三家经本训诂
左氏大义长于公谷
春秋左氏经传朱墨列
春秋释训
春秋外传国语
春秋外传
春秋章句
五经通难
五经异义
五经通义
春秋左传许氏注
春秋左传许氏注
解疑论
春秋三传异同说
左氏春秋延氏注
左氏奇说
难左氏义四十一事
春秋公羊传解诂
春秋文谥例
左氏膏肓
春秋谷梁废疾
驳春秋释疴
春秋汉议
春秋公羊墨守
春秋公羊传条例
春秋议
春秋条例
公羊问
决事比例
春秋断狱
春秋条例
春秋训诂
春秋图纬
左传注
箴左氏膏肓
起谷梁废疾
发公羊墨守
春秋左氏传分野
春秋十二公名
六艺论
驳许慎五经异义
春秋封诸侯议
郑志
左传音
驳何氏春秋汉议
春秋公羊郑氏义
驳何氏汉议叙
春秋左传郑氏义
春秋传注
谢氏释
左氏乐氏问
冯君章句
春秋注
周易春秋例
春秋三传注
春秋杂议难
五经章句后定
汉代《春秋》学要事系年考
卷上
汉王(高帝)刘邦(206-195B.C.)
元年(206B.C.)
六年(201B.C.)
七年(200B.C.)
十一年(196B.C)
十二年(195B.C.)
汉惠帝刘盈(195-188B.C.)
二年(193B.C.)
四年(191B.C.)
七年(188B.C.)
高皇后吕雉(187-180B.C.)
元年(187B.C.)
八年(180B.C.)
汉孝文皇帝(文帝)刘恒(180-157B.C.)
元年(179B.C.)
二年(178B.C.)
十二年(168B.C.)
十四年(166B.C.)
十五年(165B.C.)
十六年(164B.C.)
后六年(158B.C.)
后七年(157B.C.)
汉孝景皇帝(景帝)刘启(157-141B.C.)
元年(156B.C.)
二年(155B.C.)
中二年(148B.C.)
中三年(147B.C.)
后三年(141B.C.)
汉武帝刘彻(141-87B.C.)
建元元年(140B.C.)
建元二年(139B.C.)
建元五年(136B.C.)
建元六年(135B.C.)
元光元年(134B.C.)
元光二年(133B.C.)
元光五年(130B.C.)
元朔元年(128B.C.)
元朔二年(127B.C.)
元朔三年(126B.C.)
元朔五年(124B.C.)
元朔六年(123B.C.)
元狩二年(121B.C.)
元狩三年(120B.C.)
元狩六年(117B.C.)
元鼎元年(116B.C.)
元鼎二年(115B.C.)
元鼎四年(113B.C.)
元鼎六年(111B.C.)
元封元年(110B.C.)
太初元年(104B.C.)
天汉四年(97B.C.)
征和二年(91B.C.)
征和三年(90B.C.)
征和四年(89B.C.)
后元二年(87B.C.)
汉孝昭皇帝(昭帝)刘弗陵(87-74B.C.)
始元元年(86B.C.)
始元二年(85B.C.)
始元五年(82B.C.)
始元六年(81B.C.)
元凤二年(79B.C.)
元凤三年(78B.C.)
元平元年(74B.C.)
汉孝宣皇帝(宣帝)刘恂(74-48B.C.)
本始元年(73B.C.)
本始二年(72B.C.)
本始三年(71B.C.)
地节二年(68B.C.)
地节三年(67B.C.)
地节四年(66B.C.)
元康元年(65B.C.)
神爵元年(61B.C.)
神爵三年(59B.C.)
神爵四年(58B.C.)
五凤元年(57B.C.)
五凤二年(56B.C.)
五凤三年(55B.C.)
甘露元年(53B.C.)
甘露三年(51B.C.)
黄龙元年(49B.C.)
汉孝元皇帝(元帝)刘奭(48-33B.C.)
初元元年(48B.C.)
初元二年(47B.C.)
初元三年(46B.C.)
初元五年(44B.C.)
永光元年(43B.C.)
永光二年(42B.C.)
永光三年(41B.C.)
永光四年(40B.C.)
建昭四年(35B.C.)
竟宁元年(33B.C.)
汉孝成皇帝(成帝)刘骜(33-7B.C.)
建始元年(32B.C.)
建始二年(31B.C.)
建始三年(30B.C.)
建始四年(29B.C.)
河平四年(25B.C.)
阳朔元年(24B.C.)
阳朔二年(23B.C.)
鸿嘉三年(18B.C.)
鸿嘉四年(17B.C.)
永始元年(16B.C.)
永始二年(15B.C.)
永始三年(14B.C.)
永始四年(13B.C.)
元延元年(12B.C.)
元延二年(11B.C.)
绥和元年(8B.C.)
绥和二年(7B.C.)
汉孝哀皇帝(哀帝)刘欣(7-1B.C.)
建平元年(6B.C.)
建平二年(5B.C.)
建平四年(3B.C.)
元寿元年(2B.C.)
元寿二年(1B.C.)
汉孝平皇帝(平帝)刘衎(1B.C.-5A.D.)
元始元年(1A.D.)
元始二年(2A.D.)
元始三年(3A.D.)
元始四年(4A.D.)
元始五年(5A.D.)
孺子婴(6-8A.D.)
居摄元年(6A.D.)
初始元年(8A.D.)
新皇帝王莽(新莽)(9-23A.D.)
始建国元年(9A.D.)
始建国二年(10A.D.)
始建国三年(11A.D.)
始建国四年(12A.D.)
天凤二年(15A.D.)
天凤三年(16A.D.)
地皇元年(20A.D.)
地皇二年(21A.D.)
地皇三年(22A.D.)
汉更始皇帝(淮阳王)刘玄元年(23A.D.)
卷下
汉世祖光武皇帝(光武帝)刘秀(25-57A.D.)
建武元年(25A.D.)
建武二年(26A.D.)
建武三年(27A.D.)
建武四年(28A.D.)
建武五年(29A.D.)
建武六年(30A.D.)
建武七年(31A.D.)
建武八年(32A.D.)
建武十一年(35A.D.)
建武十二年(36A.D.)
建武十三年(37A.D.)
建武十四年(38A.D.)
建武十五年(39A.D.)
建武十六年(40A.D.)
建武十九年(43A.D.)
建武二十年(44A.D.)
建武二十三年(47A.D.)
建武二十五年(49A.D.)
建武二十六年(50A.D.)
建武二十七年(51A.D.)
建武二十八年(52A.D.)
建武中元元年(56A.D.)
建武中元二年(57A.D.)
汉显宗孝明皇帝(明帝)刘庄(57-75A.D.)
永平元年(58A.D.)
永平五年(62A.D.)
永平七年(64A.D.)
永平九年(66A.D.)
永平十年(67A.D.)
永平十二年(69A.D.)
永平十五年(77A.D.)
永平十六年(73A.D.)
永平十七年(74A.D.)
永平十八年(75A.D.)
汉肃宗孝章皇帝(章帝)刘炟(75-88A.D.)
建初元年(76A.D.)
建初二年(77A.D.)
建初三年(78A.D.)
建初四年(79A.D.)
建初五年(80A.D.)
建初八年(83A.D.)
元和二年(85A.D.)
章和元年(87A.D.)
章和二年(88A.D.)
汉孝和皇帝(和帝)刘肇(88-105A.D.)
永元四年(92A.D.)
永元六年(94A.D.)
永元七年(95A.D.)
永元十二年(100A.D.)
永元十三年(101A.D.)
永元十四年(102A.D.)
永元十五年(103A.D.)
元兴元年(105A.D.)
汉孝殇皇帝刘隆延平元年(106A.D.)
汉孝安皇帝(安帝)刘祜(106-125A.D.)
永初元年(107A.D.)
永初二年(108A.D.)
永初四年(110A.D.)
永初五年(111A.D.)
元初四年(117A.D.)
元初六年(119A.D.)
永宁元年(120A.D.)
建光元年(121A.D.)
延光二年(123A.D.)
延光三年(124A.D.)
延光四年(125A.D.)
汉孝顺皇帝(顺帝)刘保(125-144A.D.)
永建元年(126A.D.)
永建二年(127A.D.)
永建五年(130A.D.)
永建六年(131A.D.)
阳嘉元年(132A.D.)
阳嘉二年(133A.D.)
阳嘉三年(134A.D.)
永和元年(136A.D.)
永和二年(137A.D.)
永和四年(137A.D.)
永和六年(141A.D.)
汉安元年(142A.D.)
建康元年(144A.D.)
汉孝冲皇帝刘炳永嘉元年(145A.D.)
汉孝桓皇帝(桓帝)刘志(146-167A.D.)
建和元年(147A.D.)
建和三年(149A.D.)
元嘉元年(151A.D.)
永兴二年(154A.D.)
永寿三年(157A.D.)
延熹元年(158A.D.)
延熹二年(159A.D.)
延熹四年(161A.D.)
延熹七年(164A.D.)
延熹八年(165A.D.)
永康元年(167A.D.)
汉孝灵皇帝(灵帝)刘宏(168-189A.D.)
建宁元年(168A.D.)
建宁二年(169A.D.)
建宁四年(171A.D.)
熹平元年(172A.D.)
熹平四年(175A.D.)
熹平五年(176A.D.)
熹平六年(177A.D.)
光和元年(178A.D.)
光和二年(179A.D.)
光和三年(180A.D.)
光和四年(181A.D.)
光和五年(182A.D.)
光和六年(183A.D.)
中平四年(187A.D.)
中平五年(188A.D.)
中平六年(189A.D.)
汉孝献皇帝(献帝)刘协(189-220A.D.)
初平元年(190A.D.)
初平四年(193A.D.)
兴平元年(194A.D.)
建安元年(196A.D.)
建安四年(199A.D.)
建安五年(200A.D.)
建安七年(202A.D.)
建安八年(203A.D.)
建安十年(205A.D.)
建安十三年(208A.D.)
建安十八年(213A.D.)
建安十九年(214A.D.)
后记

Citation preview

见贾逵 既精既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