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修辞比较研究 7810098403

157 15 21MB

Chinese Pages 659 [677] Year 1999

Report DMCA / Copyright

DOWNLOAD FILE

英汉修辞比较研究
 7810098403

Table of contents :
封面
扉页
版权页
前言
目录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内容
第一章 历时性比较
第一节 西方修辞学传统之管窥
西方修辞学的渊源
古典修辞理论体系
中世纪时期的修辞学
文艺复兴时期的修辞学
启蒙时期的修辞学
20世纪的修辞学
第二节 中国修辞学发展之大势
先秦时期
两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
隋唐时代
宋、金、元
明清时代
“五四”至今
第二章 共时性比较
第一节 西方16世纪与中国明代
一、英语修辞学传统之兴起
二、明代师古之说之倡导
第二节 西方17世纪与中国清代
一、英语简洁文体之形成
二、清代论风格之兴趣
第三节 西方18、19世纪与中国清代
一、西方对古典思想之质疑
二、清代对古代修辞形式之推崇
第四节 20世纪西方与中国
一、20世纪英语修辞学概貌
二、20世纪汉语修辞学总貌
第三章 研究特征比较
第一节 方法论
一、宏观研究
二、微观研究
第二节 传统
一、演说论辩
二、文章作法
第三节 形式与内容
一、修辞术与诡辩术
二、文质兼备论
第四节 修辞学与心理研究
一、亚氏开创心理研究法
二、受西方学说之影响
第五节 论争与发展
一、修辞学与哲学和逻辑之争
修辞学与哲学之争
修辞学与逻辑学之争
话语、知识和思想
二、新旧两派修辞学之论争
三、西方新修辞学与中国修辞学体系
第六节 多学科性
一、西方新修辞学的多学科交叉发展
演讲交流
欧洲的理论修辞学
修辞与作文
修辞学的新作用
两次大战期间哲学和文学的意义
巴赫京
1945—1965:诗学、逻辑学与伦理学
伯克
韦弗
二、中国修辞学的崭新阶段
受西学东渐之影响
理论研究的突破
修辞学体系之建立
微观研究之深入
第四章 布局谋篇比较
第一节 语段结构
一、线性结构
思维方式——“修辞”在本研究中的新概念
文化差异和比较修辞
线性结构——典型的英语语段修辞模式
二、螺旋型结构
螺旋型——典型的汉语修辞模式
文化和政治与修辞模式
对研究结果之假设
第二节 衔接手段
一、形合法
二、意合法
第三节 开头起首
一、心理策略
二、体裁制约
第四节 结尾收笔
一、“重述”和“感人”
二、因作品而异
第五章 语段表达方式比较
第一节 Narration与叙述
一、Narration
二、叙述
第二节 Exposition与说明
Illustration与举例说明
Comparison与比较说明
第三节 Persuasion
第四节 抒情
第五节 Description与描写
英语的描写:说明性和联想性
相同的描写对象
共同的特殊性要求
描写结构特征之比较
第六章 修辞手段比较
第一节 Metaphor与比喻
Metaphor
比喻
Metaphor与思维方式
第二节 Personification与拟人
第三节 Hyperbole与夸张
第四节 Zeugma与拈连
第五节 Irony与反语
第六节 Transferred Epithet与移就
第七节 Oxymoron与矛盾修饰
第八节 Onomatopoeia与拟声
第九节 Climax与层递
第十节 Apposition与同位
第十一节 Parallelism与排比
第十二节 Rhetorical Question与设问
第十三节 Anastrophe与倒装
第十四节 Ellipsis与省略
第十五节 Antithesis与对偶
第十六节 Repetition与反复
第十七节 Palindrome与回文
第十八节 Parenthesis与插说
第七章 语体风格比较
第一节 日常交谈语体
第二节 公文语体
第三节 广告语体
现代英语广告语体的特殊标志
现代汉语广告语体的特殊标志
第四节 科技语体
第五节 文学语体
相同性
差异性
第八章 比较修辞与英语教学
第一节 措辞与写作
一、英语措辞原则论略
措辞的纯正性
措辞的精确性
措辞的适合性
结论
二、论英语措辞的具体原则
词语的泛指意义与特指意义
词语的所指意义与内涵意义
词语的字面意义与比喻意义
使用的正式程度
三、再论英语措辞的具体原则
纵聚合关系和横组合关系
选择过程中的同义性和上下义关系问题
词与词搭配使用的问题
第二节 段落连贯性与写作教学
一、语段模式与写作实践
二、语段模式与作文批改
第三节 连贯性与翻译
一、形合法与英汉翻译
二、意合法与汉英翻译
第四节 语体与翻译
一、科技英语的修辞——语法与翻译
描述修辞中的被动——静态之区别与翻译
非直接指示性说明中的情态动词should与翻译
二、英语新修辞学和科技英语翻译的准确性
米勒和罗斯英语修辞学派的理论和影响
米勒和罗斯理论及其对科技翻译准确性的启发
附录
一、主要英语参考书目
二、主要汉语参考书目
三、英语摘要
封底

Citation preview

[General Information] 书名=英汉修辞比较研究 作者=胡曙中著 页数=659 SS号=10953942 DX号= 出版日期=1993年11月第1版 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封面 书名 版权 前言 目录 目    录     绪论     第一章历时性比较       第一节西方修辞学传统之管窥       第二节  中国修辞学发展之大势     第二章共时性比较       第一节西方16世纪与中国明代         一、英语修辞学传统之兴起         二、明代师古之说之倡导       第二节西方17世纪与中国清代         一、英语简洁文体之形成         二、清代论风格之兴趣       第三节西方18、19世纪与中国清代         一、西方对古典思想之质疑         二、清代对古代修辞形式之推崇       第四节20世纪西方与中国         一、20世纪英语修辞学概貌         二、20世纪汉语修辞学总貌     第三章研究特征比较     第一节方法论         一、宏观研究         二、微观研究       第二节传统         一、演说论辩         二、文章作法       第三节形式与内容         一、修辞术与诡辩术         二、文质兼备论       第四节修辞学与心理研究

        一、亚氏开创心理研究法         二、受西方学说之影响       第五节论争与发展         一、修辞学与哲学和逻辑之争         二、新旧两派修辞学之论争         三、西方新修辞学与中国修辞学体系       第六节多学科性         一、西方新修辞学的多学科交叉发展         二、中国修辞学的崭新阶段     第四章布局谋篇比较       第一节语段结构         一、线性结构         二、螺旋型结构       第二节衔接手段         一、形合法         二、意合法       第三节开头起首         一、心理策略         二、体裁制约       第四节结尾收笔         一、“重述”和“感人”         二、因作品而异     第五章语段表达方式比较       第一节Narration与叙述       第二节Exposition与说明       第三节Persuasion       第四节抒情       第五节Description与描写     第六章修辞手段比较       第一节Metaphor与比喻       第二节Personification  与拟人       第三节Hyperbole  与夸张       第四节Zeugma  与拈连       第五节Irony与反语

      第六节Transferred Epithet与移就       第七节Oxymoron与矛盾修辞       第八节Onomatopoeia与拟声       第九节Climax与层递       第十节Apposition与同位       第十一节Parallelism与排比       第十二节Rhetorical Question与设问       第十三节  Anastrophe  与倒装       第十四节Ellipsis与省略       第十五节Antithesis  与对偶       第十六节Repetition与反复       第十七节Palindrome与回文       第十八节Parenthesis与插说     第七章语体风格比较       第一节  日常交谈语体       第二节公文语体       第三节广告语体       第四节科技语体       第五节文学语体     第八章比较修辞与英语教学       第一节措辞与写作         一、英语措辞原则论略         二、论英语措辞的具体原则         三、再论英语措辞的具体原则       第二节段落连贯性与写作教学         一、语段模式与写作实践         二、语段模式与作文批改       第三节连贯性与翻译         一、形合法与英汉翻译         二、意合法与汉英翻译       第四节语体与翻译         一、科技英语的修辞—语法与翻译         二、英语新修辞学和科技英语翻译的准确性     附录

    一、主要英语参考书目     二、主要汉语参考书目     三、英语摘要 封底